2025年城市阅读节将于6月27日至7月2日举行,为公众带来近30场文学艺术活动,包括海内外知名作家主持的讲座、新书分享会、艺术工作坊,以及电影放映和文史导览活动等。
城市阅读节由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主办,前身为有着37年历史的新加坡书展。活动旨在推动全民阅读、推广优质文学作品。今年阅读节的主题为“个人•时代”,着重探讨个体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
一系列活动的重点之一是新书发布与分享,其中包括6月27日在阅读节开幕仪式上发布的《思索的长度》。它收录了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自1994年成为《联合早报》记者,至2025年已经担任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期间,所采写的35篇访谈文章。李慧玲将与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在发布会上进行对谈,畅聊新书背后的故事及所引发的思考。
另外,由早报出版的《文字现象2024》,也将在6月27日的发布会上,邀请书的主编,两位新加坡文化奖得主,诗人王润华教授及夫人淡莹,畅谈他们的感想及看法。《文字现象2024》精选2024年刊登在早报《文艺城》的诗歌、散文、小说,勾勒出新华文学过去一年的写作面貌与趋势。它是这个文选系列的第10本,也是最后一本。
华文媒体集团副社长罗文燕说:“阅读是滋养思想、塑造城市文化的源泉。今年,我们不仅介绍新作品、启发新思维,还重温备受喜爱的经典,通过作家的文学创作与独特视角,展现不同时代的特色与内涵。阅读节的讲座和活动将设在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加坡文化地标,期待为参与者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
琼瑶书房“搬进”狮城
内容丰富的阅读节活动,每年都吸引广大公众积极参与。今年值得期待的亮点之一是在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The Arts House)举办的“海鸥飞处—走进琼瑶的书房”展览。公众步入展厅,仿佛置身于台湾知名作家琼瑶的书房,通过她的手稿、日常使用的物件,以及琼瑶经典影视作品剧照,感受创作氛围,触摸文字与时代的记忆。琼瑶曾于1971年访问新加坡,并将小说《海鸥飞处》的部分章节设定为新加坡背景,时隔54年,这个承载着当中文学轨迹与生活印记的展览首次在新加坡亮相。琼瑶的孙女、插画家陈可嘉率领的团队也参与了此次策展。
深受大众欢迎的文史导览活动,今年也再度登场。四场活动分别由本地旅游作家叶孝忠以及文史工作者李国梁带队,从不同的视角去窥探市区中的人文景观。
此外,今年阅读节活动的指定书局——大众书局也会在艺术之家举办书籍展会,展售本届城市阅读节作家的中英文佳作,以及各类推荐好书。现场还将提供多种儿童读物和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
新加坡大众书局首席执行官姚雅愉谈及此次合作时说:“作为一家充满朝气的百年书店,我们始终致力于推动和鼓励本土创作,同时也为广大读者甄选和推荐全球佳作。这次与城市阅读节的合作正体现了大众书局一贯的理念:阅读的力量能够连接人心、启迪思想、振奋精神,并能够跨越世代。大众非常期待与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推进这项深具意义的活动,并热烈欢迎各年龄段的读者莅临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共襄盛举。”
知名海外作家来新分享
作为本地文学界的年度盛事,今年的阅读节邀请了多位海内外知名作家、学者前来主持讲座,分享近作亮点、个人思考或写作历程等。其中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杰出研究员马凯硕教授、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本地文化奖得主谢裕民、新华文学奖得主尤今、日本驻新加坡大使石川浩司、中国作协副主席王安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教授张宏杰、本地专栏作家蓉子、知名作词人小寒等。
参与本届阅读节的其他作家、写作人还包括:《新加坡文艺报》主编语凡、新加坡总理书籍奖得主陈嘉炜、中国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幸之、马来西亚花踪文学奖得主龚万辉、马来西亚专栏作家兼脱口秀演员周若鹏、台湾知名电影人陈炜智、《海峡时报》投资版主编陈伟文、泛太平洋酒店集团董事黄玮玲等,他们将与公众分享创作经验以及写作背后的故事等。
为期六天的阅读节活动还包括篆刻艺术工作坊,以及向华文教师免费开放的电影《刘三姐》放映会等。一系列活动将在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首都剧院,以及滨海艺术中心举行。
本届阅读节由新加坡报业基金会、秋斋艺术基金及JOS & Sunon赞助,大众书局为指定书局,滨海艺术中心、首都剧院及鹏瑞利集团为场地伙伴,富丽敦酒店为指定酒店,星宇航空为航空伙伴,百胜楼商联会、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为活动伙伴。
了解更多城市阅读节活动详情、节目表,可上网:www.cityreading.sg (完整节目内容将在6月2日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