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宣布珍珠山一带未来将兴建新组屋项目以来,容纳100多个艺术和独立业者租户的珍珠山台195号将何去何从,一直是本地艺术社群的关注点。如今当局延长这座国有建筑的租期至2028年,为这个艺术村再次续命,也为本地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提供更多可能。

管理珍珠山台195号(195 Pearl’s Hill Terrace)的新加坡土地管理局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证实,已与这栋建筑的主要承租人再次续约,租期为2025年4月1日至2028年3月31日。

珍珠山台195号曾是警察上营房,作为受保护建筑的楼体,在后续珍珠山一带的发展中不会被拆除,但可能被改造成生活休闲设施。(郑一鸣摄)
珍珠山台195号曾是警察上营房,作为受保护建筑的楼体,在后续珍珠山一带的发展中不会被拆除,但可能被改造成生活休闲设施。(郑一鸣摄)

土管局指出,在有关当局继续探讨对这一区域的发展计划和时间线期间,此次续约是为了帮助业者维持运作。

由于相关探讨还在进行中,尚不清楚珍珠山台195号的续租是否会影响珍珠山一带的发展计划。

市区重建局在2023年宣布,珍珠山一带将在未来10年陆续兴建约6000个住宅单位,并于2024年拟定把这一区域逐步打造为新住宅区,将建有高密度的住屋和综合发展项目,并设有公园、医疗、教育、社区和宗教场所等设施。

延伸阅读

四主持人开店做慈善 个性互补配搭平衡
四主持人开店做慈善 个性互补配搭平衡
业界:文化通行证开好头 如何吸引公众是个别团体责任
业界:文化通行证开好头 如何吸引公众是个别团体责任
不少艺术家选择将体验工作室开在珍珠山台195号,让公众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形式的艺术,其中包括珠宝制作、陶艺和绘画工坊等。(郑一鸣摄)
不少艺术家选择将体验工作室开在珍珠山台195号,让公众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形式的艺术,其中包括珠宝制作、陶艺和绘画工坊等。(郑一鸣摄)

曾是警察上营房的珍珠山195号,此前的租约已在今年3月底到期。虽然作为受保护建筑的楼体不会被拆除,但可能会改造成生活休闲设施,届时100多户年轻艺术家、艺术工作室与初创公司将不得不迁出。

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关注,时任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在去年2月走访了解这个艺术村,并与多名租户进行闭门会议。据《海峡时报》当时报道,当局为支持业者过渡,将租期延长一年至2026年3月。

业者:延长租约振奋人心

尽管2028年后的命运仍充满不确定性,但业者决心要用好未来的三年,支持更多年轻艺术家在珍珠山台195号追求理想,也让更多人接触到艺术。(郑一鸣摄)
尽管2028年后的命运仍充满不确定性,但业者决心要用好未来的三年,支持更多年轻艺术家在珍珠山台195号追求理想,也让更多人接触到艺术。(郑一鸣摄)

《联合早报》记者日前走访珍珠山台195号,得到包括在一楼经营珠宝店的黄姓业者(42岁)在内的多名租户证实,他们在今年3月与主要承租人续签一年的租约。

他受访时说,当局将租期再延长至2028年,相信对所有业者都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他指出,这里租金合理且多年未曾涨价,而且邻居们大多是有着类似理念的艺术家,大家友好互助,“我自然想能租多久就租多久”。

不过也有业者在权衡之后,为了更稳定的商业发展,选择提前搬离。例如,从2020年起就在这里经营音乐学校的LVL Music Academy,于5月底搬至美世界旁的新址。

不少艺术家选择将体验工作室开在珍珠山台195号,让公众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形式的艺术,其中包括珠宝制作、陶艺和绘画工坊等。(郑一鸣摄)
不少艺术家选择将体验工作室开在珍珠山台195号,让公众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形式的艺术,其中包括珠宝制作、陶艺和绘画工坊等。(郑一鸣摄)

学校负责人陈香如说,虽然很舍不得这个甘榜般的艺术天地,但如果这栋楼迟早会被当局收回,她不希望是到时被迫搬离。她指出,音乐学校的经营模式和商店或艺术工作室不同,很多学生是长期上课,换址带来的影响更大,也需要与家长、学生和老师一一沟通,必须提前规划。

她坦言,如果更早知道能续租三年,她不会这么早离开,“但得知消息的时候,我们已经选好了新地址”。

虽然新址租金更高,也须重新装修,但让陈香如感到庆幸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理解她的选择,也愿意到新地址上课。

由于此前租期将尽,从2020年起就在这里经营音乐学校LVL Music Academy,已选择在5月底搬至美世界旁的新址。(郑一鸣摄)
由于此前租期将尽,从2020年起就在这里经营音乐学校LVL Music Academy,已选择在5月底搬至美世界旁的新址。(郑一鸣摄)

承租人:用这三年支持年轻艺术家 用艺术回馈社会

珍珠山台195号的主要承租人陈汉全(65岁)受访时说,能够再续约三年令他和约150名租户非常欣喜,大家也感谢尚穆根和有关当局对艺术社群和独立业者的支持。

陈汉全从2007年起租下珍珠山台195号,近18年来倾注心血,看着一代代年轻艺术家们让这栋老建筑焕发新生,成为如今本地独特、拥有甘榜精神的艺术村。

陈汉全无比骄傲地向记者介绍了这里的租户,他们彼此扶持的成长与成就,以及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对社会的回馈。这里是无数懵懂孩童和好奇青年的艺术启蒙地,也是举办过多次公益活动和义卖的温暖社群。

珍珠山台195号约150个租户中,有不少是艺术家,他们有些也在这栋大楼的墙壁上进行创作,一幅幅壁画将这里装点成为艺术村。(郑一鸣摄)
珍珠山台195号约150个租户中,有不少是艺术家,他们有些也在这栋大楼的墙壁上进行创作,一幅幅壁画将这里装点成为艺术村。(郑一鸣摄)

尽管2028年后的命运仍充满不确定性,但陈汉全已决心要用好未来三年,支持更多年轻艺术家在珍珠山台195号追求理想,也让更多人接触到艺术。

他透露,目前已有学校计划到这里参观学习,他希望未来能有机会承接学校的艺术研学活动。此外,他也正帮助一些开设体验课程的租户与当局接洽,希望借助新推出的新加坡文化通行证(SG Culture Pass)计划,让更多人体验不同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