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两个月前一个星期五的傍晚,东陵福组屋区的一个社区活动上,陈骏萁(20岁,全职国民服役人员)现场演唱福建老歌《欢喜就好》等曲目,在场的阿公阿嫲们纷纷拍手、跟着舞动双手,气氛十分欢快。

2020年,当冠病疫情让全球放慢脚步、人们纷纷上网打发时间时,费玉清的老歌《一剪梅》火遍了全球。从YouTube上听到这温暖的旋律,陈骏萁童年与爷爷奶奶同住时的记忆瞬间被唤醒。他回忆说:“爷爷总在厕所里唱这些有年份的歌,福建歌、广东歌、甚至马来歌,我也深受影响和熏陶。”

从上世纪30年代的《天涯歌女》等经典老歌,再到《爱情的骗子我问你》等福建歌,陈骏萁开始学习,并且逐渐爱上了老歌和方言歌曲。

只要没有伤风感冒,陈骏萁每周五都会到红山ABC巴刹义务献唱,为年长者带来欢乐,这一唱就是四年。

陈骏萁说,方言歌曲中,自己最喜欢的是《爱拼才会赢》《爱情恰恰》这样的福建歌,但近期也开始学习《上海滩》等粤语歌曲。他说,这些歌曲的节奏最容易带动现场观众的积极性,因此成为他每次演出必唱的歌曲。

延伸阅读

以青春之声 种新谣之芽
以青春之声 种新谣之芽
按摩师开创复健事业 支持残障者迈出第一步
按摩师开创复健事业 支持残障者迈出第一步

他说,老歌像时光笔记本,带年长者回到年轻时的岁月,触动到他们的心灵。每当演出后,阿公阿嫲都会与他握手言谢,甚至把他当做自己家的孙子看待。“我觉得方言对于年长者来说特别亲切,因为他们那个年代很多时候都用方言沟通。希望通过我的演出,让他们不会感到孤独。”

一名每周五必定捧场的阿嫲让陈骏萁印象深刻。“尽管她言语不多,但每次我演唱完与她握手时,她的眼眶总是湿润的。”

陈骏萁也在多家慈善机构当义工,希望把歌声带给全岛各地更多的阿公阿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