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造就我们,但我们亦可选择如何回应时代。”
本地文史学者李国梁(64岁)希望通过导览活动,引导参加者思考新加坡建国以来的历史发展如何影响个人命运,并激发他们反思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角色。
在新加坡建国60周年之际,李国梁将带领公众展开一场以“见证新加坡独立的历程”为主题的步行导览,结合地标建筑与亲身经历,讲述国家从殖民地迈向独立的关键节点,体会“大时代”如何塑造“小人物”的人生轨迹。
这个导览活动是今年城市阅读节的活动之一,将从旧国会大厦、现在的艺术之家出发,途经亚洲文明博物馆、维多利亚剧院、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等重要地标。沿途,李国梁将讲述1950年代邮政局罢工、建国总理李光耀的执政起点,以及国歌与国旗的诞生地等关键历史事件,带领公众穿梭于历史现场。
李国梁在受访时指出,旧国会大厦本身就具有深厚历史背景,“这里曾是马来王族天猛公的住所,1819年莱佛士正是在此处登陆,与土著统治者会面,开启新加坡的现代历史”。
李国梁自幼成长于禧街一带,与这片土地有深厚情感。“我家以前住在禧街,19岁前都在那里长大。那时街坊邻里关系密切,街道两旁是店屋和摊贩,这些生活经验影响了我对社会与历史的观察,也造就了我写作接地气的风格。”
第三届城市阅读节由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主办,6月27日至7月2日举行,将推出近30场文学与艺术活动,包括讲座、新书分享会、文史导览、电影放映和艺术体验等,形式多元,内容丰富。
阅读节首次引入篆刻艺术工作坊
今年阅读节首度引入篆刻艺术工作坊,由啸涛篆刻书画会主办,旨在推广这一融合书法、雕刻与文化美感的传统艺术。
工作坊负责人陈晓薇(46岁)指出,篆刻在现代社会相对冷门,但具有独特艺术价值。“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人认识篆刻的美学与文化意义。”
她介绍,这项初级体验课程时长约两小时,强调动手实践。
“过去在社区开办篆刻课时,很多人初次接触就觉得新奇有趣,也感受到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陈晓薇说:“材料我们选用质地适中的印石,方便初学者上手。希望通过这类体验,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让传统文化在新世代中延续。”
为华文教师特备《刘三姐》电影放映
今年阅读节的另一亮点,是特别为华文教师安排的电影放映活动,邀请在职或已退休的华文教师免费观看中国经典影片《刘三姐》,向他们多年来对华文教育的贡献致敬。
《刘三姐》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拍摄,影片讲述壮族歌仙刘三姐以山歌反抗权贵的传奇故事,融合民族音乐与桂林山水,曾风靡整个华语世界,被誉为“山歌之王”。
华文媒体集团副社长罗文燕受访时说,希望透过电影放映活动,向那些长期在华文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教师表达谢意。“在建国初期至1980年代,不少教师不仅教授华文,也担任其他科目的教学重任。他们的付出不应被遗忘。”
她也指出,《刘三姐》承载了不少华文教师的青春回忆。“很多老师年轻时看过这部电影,现在可以重温。我们也鼓励老师带家人和朋友一同参与活动。”
配合城市阅读节,百胜楼和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也在各自场地举办不少伙伴活动,包括友联书局、玲子传媒的《读哪吒·玩战棋》阅读分享与桌游比赛、友谊书斋“灯节舞龙”布偶故事会,以及“百胜区音频导览之旅”等活动。
想了解更多关于2025城市阅读节,可上网https://www.zaobao.com.sg/specials/sg-city-reading-2025。
文史导览:见证新加坡独立的历程
导览:李国梁(文史研究者)
日期:2025年6月28与29日(星期六与星期天)
时间:早上9时至10时30分
集合地点:艺术之家(The Arts House)
报名费:20元
报名链接:https://go.cityreading.sg/cr2025_lkl
电影放映:《刘三姐》
日期:2025年6月29日(星期天)
时间:上午10时30分至12时30分、下午3时至5时
地点:The Arts House, Screening Room
活动只限在职或已退休的华文教师免费报名。
报名链接:https://go.cityreading.sg/cr2025_lsj
艺术工坊:篆刻艺术
指导:啸涛篆刻书画会
日期:2025年7月1日(星期二)
时间:晚上7时30分至9时30分
地点:The Arts House, Blue Room
票价:30元
报名链接:https://go.cityreading.sg/cr2025_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