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2年至2017年,萧振祥在交通部担任陆路司司长期间,他的其中一个任务是为地铁汤申—东海岸线的设计和资金做规划;如今他以代部长的身份重返交通部,汤东线的计划已开花结果,列车每天接载许多人往返目的地。
走马上任约一个月,萧振祥(47岁)日前接受媒体访问时,就多次强调交通部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论是地铁建设或其他大型基建项目,如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T5)、大士港口和采用无人驾驶技术等,从规划到落实,一般都需要10年、15年的时间。
回到熟悉的地方,再次与熟悉的同事、伙伴共事,萧振祥马不停蹄投入工作,包括清早走访盛港巴士车厂、凌晨到尼诰大道地铁站,也到大士港口等地视察,聆听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反馈。
约见许文远“偷师”
萧振祥还第一时间约见了前老板、有“搞定先生”(Mr Fix-It)美称的前基础建设统筹部长兼交通部长许文远,向他“偷师取经”。
问及许文远给了什么忠告,萧振祥透露,许文远提醒他,交通系统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不论是经营者、监管者和乘客,都同属一个大家庭,彼此建立互信和共识至关重要,必须确保大家的目标一致。
萧振祥从政前是人力部和贸工部第二常任秘书,并曾担任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执行董事及首席运营官。他也曾在多个政府部门任职,加入公共服务20多年。目前除了掌管交通部,他也是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
交通课题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任何问题都可能被放大和政治化,去年对交通部来说更是多事之秋。有记者就问萧振祥,从政的第一份差事就被分到很多人眼中的“sai gang”(福建话,意指烂差事),他怎么看?
他笑说,自己一点都不这么认为,而是非常享受其中,因为在交通部的工作能够实实在在看到成果,看到基建的落成,看到新加坡故事的延续,而且这是许多人都关心的工作,虽然担子很重,但很有意义。
“我很高兴能够回到这里,部长的角色很不一样,可以制定方向……我知道我不可能让每个人都高兴,但我会很努力,为最多的人带来最多的益处。”
萧振祥希望在未来五年,能让新加坡人爱上公共交通系统,并为之感到自豪,就像大家以樟宜机场和港口引以为傲一样。
“人们都为樟宜机场感到骄傲;海事业则略有不同的问题,提供很多好工作,港口和新加坡港务集团都做得很好,但人们的意识不够;公交方面,我认为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我们也将会做更多。”
他相信,只要与公交经营者更好地合作,确保业者的利益和动力,与打造优质公交系统的长远目标一致,并维持高水平的可靠性,就能实现目标,让新加坡人爱上公交系统。
在近一个半小时的访谈中,他也不忘提醒,虽然人们较关注陆路交通课题,但实际上航空和海事业正面对瞬息万变,且攸关生存的问题,须确保新加坡继续是领先的航空和海事枢纽。
他清楚知道,掌管交通部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不仅议题容易被政治化,也必须时刻面对公众的检视,考验着他的政治智慧。
坦言常年公交车资检讨是“有计划的不开心之事”
预计几个月后展开的常年公交车资检讨工作,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受访时坦言,这是“有计划的不开心之事”(planned unhappiness),因为车资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时间调涨,毕竟交通领域的员工也需要加薪。
“如果你说车资必须下调,那实质上就是说这些员工的工资也必须下降,但他们也在谋生计,也面对生活费上涨的压力。”
这不是个容易解决的问题,但他重申,政府一定会帮助弱势群体减轻交通费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