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主移动的机器人在本地酒店上岗,每天在后勤区来回穿梭240次,每趟可运送多达300公斤的水果、蔬菜,以及员工制服等物资。
滨海湾金沙估计是本地酒店业领域首家使用这项技术的业者,人力需求因此减少约三成,推动酒店营运朝向更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机器人会根据预设的运输路线自动行驶。它还有感应系统,可自动侦测周围环境,避开人和障碍物,以免碰撞。供机器人卸货和停留的地方也会有标记。
这些机器人从奥地利引进。滨海湾金沙采购与供应链副总裁普拉塔潘(Shijith Prathapan)向《联合早报》介绍,旗下酒店目前有12台这样的机器,预计今年下半年再添五台,总数增至17台。
至于它们的价格,业者不愿透露。
酒店安排员工学新技能 转任其他岗位没裁员
在采用机器人之前,酒店每天需12名至14名员工负责搬运物资,一天得推80个至100个集装架。有了机器人后,酒店并没有裁员,而是安排员工学习新技能,转往其他岗位,或者操作机器人。
随着酒店业务扩展,从2019年到2023年,客房服务部门的配送量增加了约35%,目前每天须进行超过200次人工配送,涵盖80条路线。采用自主移动机器人后,运输效率提升,帮助酒店更好应对不断增长的配送需求。
据了解,酒店目前只在后勤工作部署机器人,以提升内部的营运效率,还没计划用于前线的客服工作。
厨余变成饲料 减少食物垃圾
另一方面,为了减少食物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滨海湾金沙启用厨余处理系统WasteMaster,把厨余转变成富有营养价值的鱼饲料。
鱼类的排泄物会被有益细菌分解成硝酸盐,可供给本地农场当蔬菜肥料。这些蔬菜供应给本地超市和餐馆。
公司也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确定食物垃圾的类型与重量。这些数据有助于餐饮团队在准备食物过程中,更精准地控制食材的分量,减少浪费。
在尝试多种技术之后,滨海湾金沙去年成功循环使用了65%的食物垃圾,并希望到了今年底实现100%的再生率。
员工制服管理借助科技 提升效率
滨海湾金沙有近1万2000名员工,单是处理员工制服就是一个大工程。在这方面,公司也采用了科技来帮忙。
员工每天值勤前,都须到制服处领取工服。制服处负责管理超过20万件工服。过去,每件制服内都嵌有高频晶片,用于追踪制服的位置,以及清洗次数。
去年,制服处将内置晶片更换为超高频晶片,将库存管理系统升级。有了新系统,只需将装有制服的手推车推入一个称为“U-Door”的高科技黑箱中,系统便可在30秒内,迅速确认制服的类型和清洗次数。这个黑箱可一次同时统计多达400件衣物,大大提高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