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49岁的谢先生,在六岁那年失去了父亲。父亲当时只有42岁,因心脏病去世。

谢先生一直记得这件事,但真正引起警觉,是他24岁那年工作前体检时,发现胆固醇异常偏高。他开始怀疑,可能遗传了父亲的病,但他当时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几乎一无所知。

不愿透露名字的谢先生育有三个孩子,分别为18岁、15岁和12岁。去年,二儿子在学校体检后,因其他健康问题被转介到竹脚妇幼医院的心脏科。医生建议验血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偏高。进一步的基因检测证实,他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随后,谢先生和另外两个孩子进行了基因检测,结果发现他们四人都遗传了这个病。

被诊断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孩童人数上升

竹脚妇幼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兼资深顾问医生叶国平教授说,被诊断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孩童人数正在上升。在竹脚妇幼医院,相关病例从2020年前每年不到五起,增至目前每年约10起。

延伸阅读

全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基因检测结果 不影响保险保障
全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基因检测结果 不影响保险保障
计划6月30日推出 国人可经转介就高胆固醇做基因检测
计划6月30日推出 国人可经转介就高胆固醇做基因检测

叶国平指出,竹脚今年首六个月就已出现10起这类病例。公众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认知提高,加上检测的人更多,相信是病例增加的主要原因。

他说,家族性高胆固醇从小就会对身体产生影响,时间一长,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只会越来越高。“与其等到病情严重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放置支架,不如及早采取针对性的治疗,防止病情演变为健康危机。”

健康饮食多运动效果有限 需要药物治疗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健康饮食、多运动就能解决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问题。叶国平指出,这类方法实际上效果有限,通常需要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胆固醇水平,为他们量身定制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使用他汀类药物和其他降胆固醇药物。

谢先生的三个孩子从六个月前开始服药,目前胆固醇都控制得不错。

对于孩子年纪轻轻就得长期服药,谢先生一家倒是很坦然。他说:“可能是因为他们看到我长期服药,再加上我从小告诉他们,爷爷是因为心脏病去世的,所以他们比较有意识、比较能接受。”

胆固醇水平异常高,即坏胆固醇超过或等于每公升5.5毫摩尔(mmol/L)的患者,可从6月30日起经医生转介,到基因诊断与咨询中心接受基因检测。第一个基因诊断与咨询中心位于国家心脏中心,由新加坡保健集团运营。

新保集团基因诊断与咨询中心负责人、竹脚妇幼医院遗传学科主任兼资深顾问医生陈玉娴副教授指出,中心计划在运作第一年触及约2500名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