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超过350个环保项目获得新加坡生态基金拨款,总额达1860万元。这些项目涵盖减少浪费和鼓励回收、社区农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共吸引70多万人参与其中。
新加坡生态基金(SG Eco Fund)星期六(6月21日)在白沙的Vidacity创新园区,庆祝成立五周年。
活动主宾、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说,最近一项针对新加坡生态基金的调查显示,九成受访者对所参与的活动感到满意,大多数人愿意采纳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并乐于向亲友分享相关知识,携手社区推动环保。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高级政务次长吴函燕也出席活动。
自2020年11月创立以来,生态基金已拨款1860万元,支持逾350个由个人、团体与组织发起的社区环保项目。
生态基金提高“萌芽”类别最高资助额至3万元
配合新加坡建国60周年,生态基金提高“萌芽”(Sprout)类别的最高资助额,从8000元增至3万元,以鼓励更多人开展和推广可持续发展项目。
今年1月至4月,当局共收到超过90份“萌芽”类别申请,创下自2021年推出这个类别以来四个月内的最高纪录,申请量也较往年同期增加近两倍。
这些项目包括在学校打造生物多样性步道、为学前中心孩童举办减少浪费和食物堆肥工作坊,以及为年长者设计应对炎热天气的创新方案等。相关申请结果预计7月公布。
获得生态基金资助的多个环保项目,也在星期六的活动现场设立摊位,展示成果与创意。
环保组织Plastify创办人李文坡(32岁)告诉《联合早报》,他去年获得8000元的拨款后,购入了大型切碎机,将安全帽、牛奶瓶和水瓶等塑料垃圾切碎,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
这些塑料碎片可制成长椅、杯垫、梳子等再生产品。他指出,组织创立于2021年冠病疫情期间,希望通过实际行动提升本地环保意识,让更多人了解塑料垃圾其实是可再利用的资源。
服装店Vintagewknd联合创办人郑志嘉也受益于基金拨款。他受访说,自2015年创业以来,已“拯救”超过5万5000公斤的布料和旧衣服,并用这些回收材料,重新制作超过13万件新服装在店里售卖。
郑志嘉指出,团队与工厂合作获取回收布料,去年更在东海岸公园和哈芝巷举办垃圾时装秀,广受好评。他希望公众能思考消费选择对地球的影响,寻找更环保、永续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