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经历一场大病后,李淑恩学会以不同角度看待生活。现在的她,除了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也尽量每周参与义工活动,因为她相信施比受更有福。
2021年的一天,李淑恩(42岁)因腹痛前往诊所求医。“虽然吃了药、打了针,但隔天我发烧了,家庭医生建议我立刻去医院的急诊部。”
检查和扫描结果显示她有内出血,必须紧急开刀。她坦言,之后的事已记不清楚,医生也查不出病因,只能靠药物控制。“那时正值冠病疫情,医院有许多限制,幸好弟弟和妹妹帮我处理工作上的事。”
她住院10天后出院,康复过程异常煎熬。“吃太多药影响心情,也导致失眠,真的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然而,也正是这次经历,让她反思并逐步调整生活方式,例如通过运动和打坐来调养身心。
李淑恩自2009年起在大华银行担任经济师。她说,康复期间多亏有同事和上司的支持,让她能安心休养,顺利康复。
“我学会放慢脚步,也希望用这次‘重生’的机会回馈社会,于是从2023年起和同事一起担任义工。”
义工活动让她重塑心态 获取力量
她也说,参与义工活动不仅让她重塑心态,也从中得到力量。“我在担任义工时发现,我们除了让受益者感到开心,他们也给予我们力量和正能量。我才意识到,其实他们也在帮助我。”
现在,李淑恩会带着父母和弟妹一同参与义工活动,还笑说这已成了他们的家庭活动之一,在回馈社会之余,也增进家人感情。
今年是大华银行90周年庆,李淑恩的经历收录在银行推出的系列视频中,借着她的分享鼓励更多人投身公益。
“我的朋友和同事都笑说,我的身体是一样的,但那场大病后,我觉得自己内在像变了一个人。我现在过得很开心,学会满足和感恩生活的大小事。希望以后能继续通过担任义工,回馈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