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五岁的张邑璘在幼儿园音乐课上,遇见了人生第一位启蒙教师——刚入行的陈蕴欣。那时,24岁的陈蕴欣在灵光闪耀托儿所任教,张邑璘是她教的第一批学生。
张邑璘回忆:“我从小就喜欢幼儿园的氛围,老师都很亲切,环境温暖有爱。”
当时,幼儿园的孩子在音乐课上玩着“八音共鸣琴”,在游戏中感受旋律和节奏。虽然张邑璘最后没走上音乐之路,但这段经历种下了她对教育的热爱。如今,18岁的她,是工艺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生。
张邑璘原以为那段童年回忆已淡去,没想到,一场由国立幼儿培育教育学院与知新馆联办的活动,竟让她与陈蕴欣重逢。
“真的很惊喜!”张邑璘说,陈蕴欣多年来对教育的热情从没变过,在这行能坚持热忱很难得。“小时候遇到启发我梦想的老师,真的很幸运。”
更巧的是,张邑璘的父亲曾与陈蕴欣在民众俱乐部的日式鼓小组共事。
二人或再续“师生缘”
张邑璘计划毕业后报读由淡马锡理工学院开办、陈蕴欣现任教的国立幼教学院课程。“我希望也能像她一样,把教育的温暖带给下一代。”
陈蕴欣自2011年投身幼教,从兼职教师做到园长,前后八年半。她后来转任讲师,希望帮助年轻教师提升音乐教学能力。她目前在淡马锡理工学院教导早期教育音乐课程,也开设吉他班。
陈蕴欣说:“不能期待刚毕业的老师什么都会,我希望成为那个陪伴他们成长的人。”
看到当年的学生走上相同道路,她感慨万分:“她愿意投身教育,甚至可能再成为我的学生,这是教育最有意义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