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共享汽车投诉居高不下的问题,新加坡消费者协会正着手推出标志认证计划,提升行业的诚信度与可靠性,加强对消费者的保障。

消协会长杨益财星期一(6月23日)走访共享汽车业者GetGo之后,通过脸书发布上述消息。他说,根据消协去年的年度调查报告,接近40%受访者对共享汽车相关的纠纷表示关注,全年接获近200起投诉。今年1月至5月,已经接到85起,消协预计全年的共享汽车相关投诉数量将与去年相当。

杨益财当天走访GetGo的目的,主要是了解企业如何处理投诉。去年,消协成立处理共享汽车投诉问题的专项工作委员会,他指出,随着更多人使用共享汽车服务,消协目前正与陆路交通管理局和业者紧密合作,推出新的消协保证标志(CaseTrust)认证计划,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保障。未来数月会公布更多关于计划的详情。

GetGo是本地共享汽车的主要业者之一,拥有约3000辆车,每天超过6000个预订。本地其他共享汽车公司是BlueSG、Drive lah、Shariot 、Car Lite、Car Club、Tribecar等。

市场顾问陈楚廷(52岁)上月花30元通过本地一家公司的手机平台,使用六小时共享汽车,结果却被收取50多元汽油费,这让他对这项服务产生顾虑。

延伸阅读

共享汽车服务投诉逐年增多 消协提三解决建议
共享汽车服务投诉逐年增多 消协提三解决建议
共享汽车BlueSG系统故障 用户没用车被扣2800元
共享汽车BlueSG系统故障 用户没用车被扣2800元

“当时用车只是为了去两个地方办些事情,用完后加了15元汽油,但公司又从我账户扣了38元,加起来50多元的汽油,应该可以用好几天了吧。”

他受访时说,共享汽车和租车不同,租车取车时,油是加满的,而共享汽车则不是。

与租车相比 共享汽车更实惠灵活

与租车相比,共享汽车具有更实惠灵活的特点,不过,也时常会出现陈楚廷遇到的情况,以及由车辆性能缺陷导致事故的判定、车损和维修费用,加上纠纷处理时间过长等问题。数据显示,2020年消协只收到48起共享汽车投诉,但2023年增至196起,之后居高不下。

GetGo客户及安全事务总监洪德耀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消协全年200个共享汽车投诉中,有大约12%与GetGo有关,问题主要涉及事故超额赔偿和逾期还车滞纳金两大类。

他解释,为减少意外事故造成的费用给用户带来的担忧,公司从今年2月起推出“增强型碰撞损害豁免”附加服务,设定司机事故超额部分的最高责任额;为减少因逾期还车引发的纠纷,公司最近推出滞纳金制度,鼓励用户及时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