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活动愈发繁忙,企业为绿色转型选用新兴化学燃料,为了更有效地应付各类海上突发情况,新加坡民防部队推出新一代海上拯救船。
律政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的夫人区慧灵,星期三(6月25日)在新加坡共和国游艇俱乐部,为第二代海上拯救船“蓝海豚”(Blue Dolphin)主持编役仪式。新船预计10月在西海岸海事消防局投入服务。
唐振辉致辞时说,我国海事环境日趋繁杂,大士港口预计在2040年竣工、迪士尼游轮将在年底起航,加上海事业朝绿色转型,选用液化天然气、氨气和甲醇等替代燃料,民防部队因此有必要与时俱进,强化能力守护新加坡水域的安全。
“蓝海豚”是应对重大事故的主舰,可处理海上火患、救援,以及生化和辐射事故。在2019年列编的初代船艇“红海豚”基础上,新船船身加长约三米,配备先进科技、救援设备和硬件来增强行动效率。两代船的最高航速都为30节(约时速56公里),可载30名伤员。
其中,指挥中心与舰桥结合的综合指挥所,方便指挥官监控和协调,借由船只摄像头、各探测器和作业日志等信息,增强整体局势的判断能力。导航系统自动定点,用于灭火行动定点停船、精确靠岸等,有助于减轻舵手长时间操作而疲劳,降低人为失误。
船上也搭载了升级版化学、生物和放射性系统,能更快速且广泛地探测有害物质,可在最长五公里的视距范围内,侦测大部分化学战剂、有毒工业化学品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在救援设备方面,新船配有的自动发射和回收系统(Launch and Recovery System,简称LARS),运用机械绞盘与导引装置,可快速安全地部署硬壳充气艇。硬壳充气艇也增设新功能,包含一体化灭火系统及声纳系统,方便灭火和搜救任务。甲板可放置直升机吊运装置(heli-winch),供武装部队空中疏散使用。
配有太阳能板充电系统等 碳足迹较低
为实现2030年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Singapore Green Plan 2030)的目标,新船配有供电和照明用的太阳能板充电系统,同时也采用兼容生物燃料的引擎,比传统柴油引擎环保,碳足迹较低。
民防部队自2012年起,从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接过海上消防任务。经过多年发展,海上消防船队从最初的两艘船艇扩编至目前的七艘,其中就包括上述两艘海上拯救船,还有重型拯救船“红蝠鲼”、重型消防船“红旗鱼”,以及三艘“剑鱼”迅速反应消防船。
展望未来,民防船艇的数目将在2030年扩展至10艘。兴建中的布拉尼新总部料明年初落成,榜鹅北岸弯2028年也将设立新海事消防站。
海事消防分区司令王元为助理总监说,新船艇配备先进的导航和消防系统,能让海事消防分区更高效安全地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