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
星期三(6月25日),福建会馆大厅传出《爱拼才会赢》,演唱这首福建励志歌曲的是一群年长者与学生。歌声含着激情,脸上洋溢欢愉。
这是福建会馆文化学院主办的“福建话学习之旅”成果展示会,28名学生来自华侨中学,41名乐龄人士来自天友社区服务中心,大家齐聚一堂,展现跨代共学的丰硕成果。
这个活动由福建会馆与华侨中学合作推动,今年迈入第二年。学生于6月初完成基础福建话课程,学习日常用语、童谣与经典歌曲,并深入体验福建文化。星期三的展示会上,学生与年长者分组参加“福建歌才艺比赛”,演唱闽南语经典,展现“敢讲、愿讲”的文化自信,搭起跨世代语言传承的桥梁。
活动尾声,主办方为学生颁发结业证书并表彰优秀团队。带队老师张嘉玲说:“我们希望学生不只是学几句方言,更重要的是敢讲、有心去了解,这才是文化传承的真正起点。”
年长参与者罗玉英(62岁)说:“活动很有趣,和学生互动让我仿佛回到年轻时代。孩子们学习时间不长,但多数都讲得很好。”
华侨中学邀年长校友回校 延续跨代文化互动
为深化交流,华侨中学计划于10月邀请年长者回校,由学生策划活动并担任导览员,延续跨代文化互动。
福建会馆文化学院负责人苏加顺指出,会馆多年来积极推动福建文化教育,希望通过课程、参访与传统工坊等多元形式,吸引年轻人亲近福建文化。他也预告,会馆将在11月庆祝185周年,并举办大型福建文化节,欢迎公众踊跃参与。
主办方当天也邀请两名前“丽的呼声”福建广播员林如萍与谢金石,分享方言广播的趣事与传承经验。
谢金石说,方言有助代际沟通,让彼此更靠近。林如萍则分享教授年轻演员福建话的经验:“方言是生活一部分,尤其和长辈沟通时带来亲切感。”她鼓励年轻人敢讲不怕错,强调只要愿学,福建话就能融入日常,不致失传。
学生代表池启源(17岁)说:“活动让我真切感受到方言拉近与长辈距离、促进沟通的重要作用。”陈瑄琪(17岁)则强调:“文化不能只靠记忆延续,必须通过实践和传承。”
福建会馆目前与12所中小学及大专院校合作方言教育计划,文化学院希望借助跨代项目,让福建话在新加坡的年轻一代中继续扎根发芽,推动文化共融精神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