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缘政治竞争加剧,越来越多国家以维护国家安全与韧性为名,将经济上相互依存的关系变成手中的武器,并把潜在的“卡脖子”关键节点充当筹码,向对方施压。

黄循财总理提醒,这种做法往往反而会迫使其他国家不得不寻找替代方案和供应来源;而替代选项总会存在,致使当前看似握在手中的筹码,最终很可能失效。当今的国际地缘政治动态正是如此。  

黄总理星期三(6月25日)结束访华行程,就中美关税战回应随行媒体提问。他呼吁中美持续对话,展开具建设性的接触,并敦促双方找到前进的方法。

目前距离美国“解放日”关税期限仅剩两周。黄总理对中美近期的谈判表示欢迎,“这至少有助于为围绕贸易分歧和冲突的局势降温”。

但他指出,事态还在发展,且充满变数,“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如何发展”。他说,新加坡和亚细安成员国都在持续和美国接触。

延伸阅读

黄总理:新中有潜力在第三方国家展开更多合作
黄总理:新中有潜力在第三方国家展开更多合作
黄总理:新加坡致力与志同道合国家推进“灵活多边主义”
黄总理:新加坡致力与志同道合国家推进“灵活多边主义”

至于据他这几天的观察,中国是否为关税谈判做好了准备,又有哪些应对方案,黄总理对各国尝试互相“卡脖子”的趋势提出警示。

无论施加什么限制或管制 中国终究会找到应对方式

他说:“有时,一个国家越是采取这种做法,就越会刺激其他国家寻找替代方案和来源。而无论是高端半导体,还是稀土材料,总会有替代选项。因此,当前看似握在手中的筹码,未来可能不再有效,甚至失去影响力。我认为这样的现象至今仍在发生。”

黄总理相信,无论对中国施加什么限制或管制,“中国终会找到自己的应对方式”。“中国势必会加倍努力,继续发展自主技术,加强研发基础,最终变得更有韧性。从现在的趋势看来,确实如此。”

黄总理在与中国领导人会晤时,重申了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他受访时说:“中国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劳动人口,仍在农村和农业领域,这也意味着中国还有巨大的空间,推进城市化和现代化,进一步改善数亿人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