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码时代,实体书魅力仍不减,国家图书馆管理局近三分之二的借阅量来自实体书籍,读者横跨各年龄层。
不过,60岁或更年长的读者,对电子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2024年全国阅读习惯调查报告显示,这个年龄层有35%选择阅读电子书,比例较2018年27%高出不少。
从其他各年龄段选择电子书读者的占比来看:50岁至59岁,已有54%的过半读者选择电子书,40岁至49岁读者60%,30岁至39岁读者62%,20岁至29岁读者67%选择电子书,可见越年轻读者越偏爱数码阅读,似乎已是无可逆转的趋势。
阅读获多数读者认可 有助拓展视野与思考能力
根据报告,实体书店和图书馆仍是公众获取实体书的主要渠道,有54%的成人和62%的青少年在寻找书籍时选择书店,有51%成人和58%青少年会到图书馆。
57%的成人和56%的青少年会通过网络平台,免费下载电子书或有声书副本。38%的成人和44%的青少年则会向图书馆借书。
大多数人认为阅读更多出于实用目的,而非只为消遣。超过九成的成人和超过八成的青少年认为阅读有助开阔视野、提升批判思维能力。83%的成人和69%的青少年觉得阅读帮助跟别人交流,能提供更多话题。
无论是成人或青少年,每10人中有七人从阅读中找到乐趣。
图管局兼顾实体与电子书 读者偏好各异
成人对数码阅读的接受度日益提高,图管局将在图书馆及档案馆蓝图(LAB25)下,扩大旗下全通路(omni-channel)服务选项,让公众可随时随地阅读和学习。
当局也会同时提升上实体图书馆体验,持续推动图书馆转型,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陈女士(68岁,家庭主妇)告诉《联合早报》,自己虽然更喜欢看实体书,却也很清楚电子书是大势所趋,只要电子设备够大,她并不排斥看电子书。她同意电子书方便得多,不必特地跑到图书馆借书,也不用担心逾期罚款,更不必花钱买书囤书。她也认为阅读习惯是可以随时代发展而改变的。
不过她也提到:“电子书虽然方便得多,但要帮助孩子培养阅读习惯,实体书还是更合适。”
徐华成(69岁,退休牧师)受访指出,他平日经常阅读,无论是上网阅读,翻阅实体书,还是用手机应用看电子书。虽然电子书看久了眼睛容易累,却也更便于随时随地阅读。
他说:“我在旅游或出行时会更倾向于电子书,因为更方便携带,不会占用行李空间,也不须要我随身携带沉重的书籍到处跑。”
一名廖姓读者(71岁,兼职工)则更喜欢阅读实体书,主要因为看电子书眼睛会不舒服。他也是《联合早报》订户,平日都习惯有份报纸握在手中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