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浪潮汹涌而至,有人扬帆启航,也有人无助茫然,尤其是来自低收入家庭的老人和孩子。几名热心人士携手发起WAV-E项目,协助这些向社会“挥手求助”的弱势群体提升辨识能力,防范AI生成的骗局。

WAV-E是慈善平台“让希望活下去”(Keeping Hope Alive)旗下分支活动,由创办人潘迎芬召集六名科技专才共同构思命名。

WAV-E取自英文“wave”,意指“浪潮”与“挥手”,E代表“教育”(Education),寓意通过教育帮助“挥手求助”民众,应对科技带来的挑战。

潘迎芬经营高尔夫球会籍经纪公司,WAV-E团队成员包括她的电脑顾问、客户和义工。

其中,龚君文(57岁)是微软亚洲前信息保安销售总监、德勤(Deloitte)前合伙人,目前经营咨询和培训公司,并在南洋理工大学任兼职讲师。

延伸阅读

教年长者如何“手机走天下” 义工不忘传授反诈知识防上当
教年长者如何“手机走天下” 义工不忘传授反诈知识防上当
看歌台学数码 星展基金会和储蓄银行教年长者防诈
看歌台学数码 星展基金会和储蓄银行教年长者防诈

谭伟健(45岁)是品牌顾问公司负责人、共和理工学院兼职讲师,拥有17年创意企业经验,擅长数码营销、视频制作与AI教学。

其他成员还包括软件公司思爱普(SAP)新加坡行销工程总监曼朱内(Manjunath Chandrashekar)等。

潘迎芬说:“AI教育不仅是防骗,更是善用科技、提升辨识能力。我们很感恩有机会发挥专长,成为有用的人。”

贫困者也是目标 AI诈骗不分设备有无

有人质疑:弱势群体连手机都买不起,怎么会成为诈骗对象?

对此,潘迎芬解释,这些群体虽然收入低,甚至没有收入,但他们仍拥有公积金、银行户头、身份证、Singpass,以及政府发放的邻里购物券和气候补助券——这些都是诈骗目标。

诈骗者甚至盗用年长者的影像或声音,引发亲人误信并受骗。

她举实例说,有骗子接近租赁组屋老人,博取信任后拍视频“筹款”,最后却将善款据为己有。尽管社媒账户被封,因无人报案,也难以追究。

配合需求 或“移动”教室到组屋楼下

WAV-E首场免费课程《我也懂AI》星期六(6月28日)开课,20名年长者由五名培训员指导。

潘迎芬感谢她的客户迪帕克(Deepak Jayakumar)赞助所需器材与软件。

“让希望活下去”义工团队多年来走入各区租赁组屋,为居民处理生活难题,如清洁、粉刷、甚至替中风老人洗脚、修指甲。

潘迎芬说,今后义工将在走访时征询居民意愿,再安排课程时间。

她希望每两周上课一次。为照顾行动不便或不愿外出的长者,团队计划设立“流动教室”,直接在组屋楼下开课,也将培训义工担任教学助手,扩大影响力。

培训员各有心声 盼长者自保不求人

谭伟健平时就用AI工具进行品牌影像拍摄。“AI真的很强大,假的可以变得那么真,令人分不清。我自己看了也会怕,担心不法之徒用它骗人。”

他透露,父亲两三年前用WhatsApp时差点受骗,母亲也开始出现轻微失智,“我害怕他们哪天被骗,因此更想把AI知识传给老人家,帮助他们自保”。

龚君文的挚友曾被骗巨款,因而感触良多。“我们团队成员各有所长,想教导大家辨别真假科技,提升知识,也提升警觉。”

阿公阿嬷也能懂AI 学会自保不怕受骗

“阿嬷,我阿杰啊,你可以帮我吗?我在警察局,需要200元,不要跟爸讲,不然我死定了。”

这是AI诈骗常用手法之一——冒充亲人紧急求助。看到视频中“孙子”的脸和声音,许多长者惊慌失措,陷入圈套。

为提升年长者的辨识力,WAV-E首场课程《我也懂AI》设计模拟真实受骗情境的教学,包括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经验分享,教导学员识别骗局、冷静应对。

培训将聚焦AI安全与意识。谭伟健说,课程将讲解如何分辨真假影像与语音,识破深度伪造(deepfake)等最新诈骗手段。

“AI虽方便,但不能盲信。我们要教的不只是工具,更是判断力和隐私保护。”

龚君文说,课程也包括“安全AI使用”(Safe AI Usage)训练,指导学员练习如何用简易语言与AI沟通,安全地获取日常帮助,如查找食谱、交通路线或健康资讯。

他说:“希望年长者能掌握基础AI技能,聪明、安全地使用科技。”

课程将介绍常用免费AI工具,如Google Gemini与WhatsApp内建的Meta AI,教学语言为中英文,时长约90分钟。

谭伟健提醒:“AI是助手,不是敌人。它是一种工具,不具备人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