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创立185周年,冈州会馆星期六(6月28日)在牛车水人民剧场举办了一场规模盛大的粤剧折子戏演出,吸引约650名粤剧爱好者齐聚一堂,共赏艺术盛宴。
会馆理事长卢慧敏说:“这次演出可说是我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光是登台的演员就多达35人,加上乐队队员和幕后团队,整个演出动员了近百人。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演员都是冈州会馆会员,大家齐心协力、无私付出,只为呈献一场高水准的粤剧演出,弘扬传统文化。”
演出剧目除了有充满喜庆的《八仙贺寿》,也有《昭君公主之待诏》《昭君公主之和亲》《昭君公主之出塞》三部曲。
《昭君公主》改编自曹禺话剧《王昭君》,当年的改编者之一,是已故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此剧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戏剧特征,是粤剧红腔艺术的优秀代表作之一,难得冈州会馆愿意首次尝试把它搬上舞台,分别由资深粤剧演员王碧云和年轻演员黄靖雯饰演王昭君。
红线女入室弟子、本地著名粤剧男花旦欧阳炳文是冈州会馆周年庆粤剧表演艺术总监。他说:“我们的演员不全是广东人,一些演员也不熟悉中文字,只能靠拼音读剧本和学习粤语。我在教戏的时候除了要教他们发音,还得讲解故事和每句台词的意思,而且要用粤语、华语和英语分别讲解,挑战在所难免,但在大家的努力下,不负众望,粉墨登场。”
延伸阅读
粤剧成功演出后,冈州会馆同一天晚上,也在牛车水人民剧场举办龙狮武术文化之夜。除了冈州会馆舞狮队,马来西亚雪隆冈州会馆也特别派出幼狮队助阵,呈献三人击鼓与醒狮表演。两地狮队同台献艺,博得满堂喝彩。此外,冈州会馆会员表演了一段舞金龙,为庆典增添热闹欢腾的喜庆气氛。丹戎巴葛集选区议员符策翔以主宾身份出席活动。
卢慧敏:晚宴联络感情也感谢老一辈会员付出
星期天(29日)晚上,冈州会馆在大巴窑战备军人协会欢喜楼举行盛大晚宴,邀请众多会员、海外乡亲及各社团代表共襄盛举,其中包括约40名来自马来西亚的冈州乡亲。
自2022年担任理事长的卢慧敏说:“晚宴除了为联络感情,更重要的是为表达对老一辈会员的敬意,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冈州会馆。”
冈州是中国广东新会的古称。19世纪英殖民地时期,冈州人之中的朱氏家族与罗氏家族在中国江门和广州建立事业,并将业务发展到新加坡,之后组成了赫赫有名的“中街七家头”,经营红烟、杂货和酱园,垄断南洋各地的粮油杂货行业。
1840年,七家头大力捐助买下珍珠街上段(俗称豆腐街)的一块地,并创立了冈州会馆。据悉,以前广东人多数居住在牛车水地区,因此冈州先辈选在粤语方言群密集的豆腐街建会馆。
1922年,豆腐街的租约期满,会馆必须搬迁。理事会召集邑人大会,讨论重建会馆工作。在乡亲的踊跃捐款下,冈州会馆购置了新桥路地段兴建新会所。1924年,新会所竣工,隔年正式开幕。多年来,冈州会馆秉持照顾同乡福利及回馈社会的精神推展会务。
冈州会馆目前有400多名会员,理事会成员年龄偏年轻,不少理事都在60岁以下。卢慧敏说,会馆积极推动年轻化,希望通过各种活动和数码平台,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
她说:“我们计划推出粤语班或工作坊,内容以学习使用日常生活词汇为主,例如怎么用粤语叫点心、打招呼、聊天等,让大家能在生活或旅行中使用,慢慢对粤语产生兴趣。我们也打算举办粤语金曲之夜,通过耳熟能详的粤语流行曲,加深年轻人对学习粤语的兴趣。”此外,冈州会馆也有意成立一个戏曲推广基金,支持会馆的粤剧演员到海外进修,或邀请外国粤剧专家来本地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