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走进吉梵医生服务的牙科诊所,映入眼帘的不是口腔卫生宣传海报和牙齿模型,而是各式各样的古董、怀旧收藏品和美术品。

51岁的吉梵(Jeevan Apok)在蔡厝港这家牙科诊所服务约24年,在诊所从购物中心搬到旁边大楼现址更大的单位后,他有机会能美化诊所。

不过,让环境更好看并不是他在诊所内摆放个人收藏的主因,而是要让病人放松心情、减缓焦虑。

“作为牙医,我躺在牙科治疗椅上,给其他牙医检查牙齿和做治疗时,也多少会感到一丝紧张。一般病人踏进诊所后会紧张,甚至是害怕,是可想而知的。

“在诊所各角落摆放古董、怀旧收藏品和美术品,除了使环境不这么冰冷,还能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延伸阅读

开壳不嫌客买少 百筐榴梿待友来
开壳不嫌客买少 百筐榴梿待友来
叛逆少女变老板 悟出人生无捷径
叛逆少女变老板 悟出人生无捷径

诊所展示的有雕塑品、瓷器、油画、海报、木雕及手工艺品等。能与牙科扯上一点关系的,是从其他收藏家手中买过来的古老动物牙齿标本。

吉梵医生认为,在牙科诊所内展示他的收藏品,有助于转移病人的注意力,让他们接受治疗时不那么紧张及害怕。(林伟杰摄)
吉梵医生认为,在牙科诊所内展示他的收藏品,有助于转移病人的注意力,让他们接受治疗时不那么紧张及害怕。(林伟杰摄)

吉梵的朋友15年前在马来西亚槟城举办印度古董展览会,他特地驱车北上给予支持。他在会上相中一对有约150年历史的雕像,自此点燃了他的收藏热情。

他开始学习收藏古董,学会如何分辨真品与赝品。后来,兴趣逐渐扩展到较近代的怀旧收藏品,尤其喜欢与新加坡历史有关的物品。在选择收藏品时,价值和价格并非重点,真正重要的是这些物品是否具有意义。

他特别喜爱的是一张1930年代的地契,原本是樟宜一块地的地契,收购时花了1000多元。这张已经泛黄的地契挂在墙上,被其他收藏品包围,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却也吸引不少病人的目光。

不定时更换展品 让病人有新鲜感

另一项特别珍藏,是挂在地契之上的1万新元旧钞票的拼图。这款产自1980年代的拼图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没有印上“specimen”(样品)字样,完整展现了钞票的设计。

吉梵透露,诊所内展示的收藏品占他所有收藏品的约10%。他会不定时更换展品,让病人有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