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马来西亚榴梿盛产,各大名种纷纷成熟上市,价格持续走低。在出口中国与本地供需共同牵动价格的背景下,识货者仍有望以合理价格买到好料。消费者也须多留意商家的花招,避免踩雷,花冤枉钱又受气。

马国榴梿每年有两个主要产季,上一季大致从去年12月底开始,到今年3月底结束;本季则从6月初持续到9月初。全岛大小榴梿摊都已在摆卖,推出各种促销。

《联合早报》走访裕廊、芽笼和小印度一带的10个榴梿摊,综合业者观点,本季榴梿分三轮开花结果(俗称三帮花),产量“大出”的高峰预料将从7月第二周,即第二帮花的大收成开始,有望持续长达三周至月底,甚至延长到8月初;进入8月中旬后,产量料逐渐减少。

自从中国在2019年5月底批准进口马国急冻带壳榴梿以来,过去六年里,榴梿市场的价格机制悄然发生变化。以往在榴梿盛产季节,价格常因供应量大而跌至谷底;如今,获准向中国出口的厂商会趁低扫货,开出的收购价往往略高于零售价,让园主难以抗拒。此外,每逢榴梿季节初期,业者通常会以低价促销;一旦需求升温,即便产量大增,价格也会逐日回调。

不过,厂商主要是趁低收购约占产量一两成的顶级A果(五房果肉,外形较圆润)和少量B果(四房果肉),而且只收猫山王和黑刺这两个名种。因此,其他名种如D101、D13、XO、江海(D1)、太沅和竹脚等,在盛产时价格会相对较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商家往往会在中午前清货大促销。

延伸阅读

疫后榴梿商面对营运压力 纷纷收摊或转型
疫后榴梿商面对营运压力 纷纷收摊或转型
开壳不嫌客买少 百筐榴梿待友来
开壳不嫌客买少 百筐榴梿待友来

多名受访业者反映,根据马国产地大面积种植和陆续收成的情况,未来两年到五年,马国榴梿产量将大幅增加。业者也指出,获挑选出口中国的主要是卖相最好的A果,而价格相对便宜、口感不逊色的B果和C果(三房果肉,或外形弯曲),仍以销往新马市场为主。

打出1元促销等噱头大字报 摊位却摆满高价榴梿

记者走访芽笼榴梿街多个摊位时发现,一些业者打出2元和1元促销等噱头大字报,但走进去仔细一看,摊位上却摆满许多罕见的市场新贵“松鼠王”与“黄姜”(即老树猫山王的A果),数量多得难以置信,售价高达每公斤58元和68元,令人咂舌。消费者须睁大眼睛,谨防被坑骗。

综合记者的市场观察,目前猫山王A果和B果的价格普遍介于每公斤20元至28元,预料还有下调空间。C果则低至每公斤12元,甚至有业者在中午清货促销时以八九元甩卖。其他名种如黑刺和金凤,价格也大致相当;江海每公斤十二三元,红虾和太沅则为每公斤十五六元。

受访业者普遍认同,7月中旬前后两周,将是榴梿产量最旺、价格最实惠的最佳赏味期。

卖榴梿38年的“莲花村生果”连锁摊老板林诗对(56岁)指出,出口中国的上等猫山王供不应求,评估出口量不可能超过总产量的三成。

“事实上,没有这么多A果给他们挑。多数榴梿商宁愿做好新马市场的生意,赚少一点,但收现钱更安心。”

Deluxe水果批发公司董事卢鸿胜(42岁)透露,公司在全马收购榴梿,其中约三成出口中国,七成运来新加坡市场。

“毕竟新加坡还是有省下海运或空运费的优势,园主都喜欢把比较好的榴梿拿来这里卖。只要选对盛产时段,识货的顾客未来还是能继续吃到相对便宜的好榴梿。”

芽笼榴梿街有业者贴出2元和1元低价招牌招客,走进去仔细一看,摊位上却摆满稀有的“松鼠王”与“黄姜”,售价高达每公斤58元和68元,令人咂舌。(温伟中摄)
芽笼榴梿街有业者贴出2元和1元低价招牌招客,走进去仔细一看,摊位上却摆满稀有的“松鼠王”与“黄姜”,售价高达每公斤58元和68元,令人咂舌。(温伟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