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七年,庭审角色扮演重返国家法院。逾200名中三学生化身法官、申索人律师、辩方律师与证人,认真投入模拟审讯。一边翻阅“案情材料”,一边在庄严的法庭中陈述立场,亲身体验法律的实际执行。
国家法院于星期五(7月4日)举办年度“一日法院”活动,邀请43所中学的204名中三学生走进真实法庭,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与讲座,深入了解法院职能与司法制度。这是自2018年以来,模拟庭审环节首次回归,以沉浸式体验式学习展开法律教育。
参与学生由法庭人员领着参观法院设施,并通过互动讲座和研讨会,生动有趣地见识了法院作为中立平台解决纠纷和保障司法公正的作用。
今年活动再次聚焦“骚扰”主题,学生分成16个小组,通过案例分析,学习辨别各种骚扰及应对方法,讨论如何支持受害朋友,提升法律意识的同时,也锻炼表达和判断能力。
国家法院主任地方法官田怡诗在开幕致辞中指出,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普及,青少年更易经历或目睹网络骚扰。她希望学生通过这次活动,理解法院作为社会最后防线的角色。
活动高潮为模拟审讯。学生分批进入真实庭室,扮演法官、证人、申索人律师和辩方律师等角色,认真研读案情,在庄严的庭审环境中陈述立场,亲身体验法律的实际执行,了解开庭程序与旁听礼仪。
学生深受启发 学会应对网络骚扰
现场学生反响热烈。圣安德烈中学的普内特受访时说:“活动让我了解法院如何保障受害者,也启发我考虑未来从事法律工作。我身为学生领袖,以后会更懂得如何帮助遇到骚扰的同学。”
同校的雷严钧也收获丰富。“以前对骚扰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今天学习法律定义和应对方法,也意识到网络骚扰的危害,让我更有信心帮助受害的朋友。”
中正中学(义顺)的郑家颖首次踏进法庭:“第一次来就有幸参与模拟审讯,我现在更明白法官判决时的依据。”
华义中学的陆建志说:“过去觉得法院神秘遥远,这次亲身体验庭审,了解法官如何综合考量背景与证据,是课堂无法提供的体验。”
带队教师:沉浸式体验比课堂讲解更具感染力
圣安德烈中学带队教师拉特娜指出,这类沉浸式体验比课堂讲解更具感染力,且今年的互动元素和学生参与度都显著提升。她期望学生从小接触法律议题,培养责任感和同理心,成长为有担当的公民。
活动尾声,学生向法官提问,话题涵盖人工智能对法律行业的影响、法官的情绪会不会因为审理案件而受困扰,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法官等,展现浓厚兴趣与好奇心。
主办方期待通过沉浸式学习,在年轻一代心中播下法治与正义的种子,激发对法律尊重与思考,培养有担当、有思辨能力的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