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座拥有百年历史的陈笃生医院单层病房将拆除,仅留下一座作为历史标志。腾出的空间将用于建设一座四层楼高的医疗设施,以应对中部地区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陈笃生医院于1844年设立,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之一;单层病房(pavilion ward)则于1907年至1931年陆续兴建。

在1999年启用目前的主楼之前,陈笃生医院主要由单层病房和几座六层楼高的建筑组成。随着诺维娜健康城的发展,大部分单层病房已陆续拆除。目前仅剩的九座位于惹兰陈笃生尾端。

单层病房将翻新 融入未来发展规划

市区重建局与卫生部答复《联合早报》时说,留下的那座单层病房将作为历史标志,进行翻新,并融入施工地未来的发展规划,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两个机构解释,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惹兰陈笃生的地段获选为支持诺维娜健康城扩建的用地,以应对中部地区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延伸阅读

五建议保留建筑 各具特色和历史意涵
五建议保留建筑 各具特色和历史意涵

诺维娜健康城的规划也考虑了建筑遗产的价值,因此陈笃生医院的数个建筑此前已列为受保留建筑,包括曼德礼路的前护士宿舍。

由于新加坡土地有限,市建局在保留建筑遗产时会慎选,力求在保留历史与城市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市建局和卫生部也会在规划过程中,全面评估具有建筑、文化、社会或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并决定是否要保留它们。

政府曾于2012年保留了广惠肇留医院的三座前陈笃生医院单层病房。这三座病房建于1850年代,原为陈笃生医院在1909年迁至现址后腾出的建筑,随后转让给广惠肇留医院。如今,这些建筑已改为外科诊所、历史展馆和中医诊所。

此外,政府之前也保留了新加坡中央医院和亚历山大医院的一些建筑。

市建局和卫生部的联合答复说:“这些建筑为我国医疗历史作出贡献,并反映出新加坡医疗体系的演变。”  

研究者:若单层病房转型为文物馆 能保留逾百年历史足迹

不过,“留下”(retain)与“保留”(conserve)在意义上有明显的区别。

本地历史文化研究者李国梁受访时说,政府有意留下一座单层病房是好的开始,体现了不忘本的精神,也留住了“根”。

但他指出:“留下的建筑可改变外观,也可能进行多方面改造;但在市建局的规划下,列为‘受保留’的建筑则必须保留原貌,并考虑到建筑的用途。”  

李国梁认为,若希望新加坡人能清晰追溯新加坡医院发展的历史,把建筑保留起来,会比单纯留下建筑更重要。

“只是留下建筑的话,你不知道三五年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但如果列为‘受保留’建筑,就能更妥善地保护它。”

他也补充说,如果单层病房能转型为一座文物馆,公众就有机会认识陈笃生医院发展的故事,也能保留100多年的历史与足迹。

陈笃生医院护士顾问帕特玛瓦莉(K Patmawali)在医院服务了50年。她说,能让年轻一代医护人员了解工作环境多年来的改善相当有意义,也希望他们会珍惜如今的便利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