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过去九年批准了60多个自动驾驶车的公路测试项目,目前在进行的有17个,包括超级应用科技公司Grab在纬壹试行的自行驾驶接驳巴士服务。
陆路交通管理局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当局自2017年以来,批准了60多个自驾车在公路上测试的项目;截至6月底,当中约三分之一仍在进行,项目涉及物流、乘客接送和清理的车辆。
其中,Grab与韩国自驾车科技公司Autonomous A2Z(简称A2Z)合作,从星期三(7月9日)开始试行为期六个月的自驾接驳巴士服务。
按计划,巴士只在平日下午2时至4时接送Grab职员,往返Grab位于纬壹(one-north)的总部和纬壹地铁站,每趟可接送最多22人,其余时间则用于进一步的人工智能训练。巴士此前已进行100多小时的这类训练。
自驾巴士的服务路线长3.9公里,它会根据公路的时速限制调整车速;它有11个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周围环境,一旦评估有风险便会放慢速度或刹车。巴士虽然是自动驾驶,但全程有安全驾驶员在车上,确保旅途安全顺畅。
Grab:安全是重中之重
在试行计划启动前一天,《联合早报》记者试坐了自驾巴士。这个行程整体顺畅,只有途中两次遇到行驶速度较快的车辆和脚踏车时,自驾巴士做出的刹车反应略微急促。
Grab集团运营董事总经理余伟腾说:“确保服务安全是集团的重中之重,我们力求以谨慎、精准的方式试行自驾科技,希望以此评估技术的安全性能,并探索这个领域可能创造的新兴就业机会。”
A2Z商业与国际董事总经理金豪辰说:“试点计划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自驾巴士作为第一和最后一英里解决方案的商业可行性,同时探索自驾车缓解公共交通领域人力短缺的潜力。我们期待与新加坡政府分享试点结果,支持自驾车在新加坡的更广泛发展。”
Grab今年3月与包括A2Z在内的四家自驾车科技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探索自驾车在东南亚的潜力。
这个合作的范围包括验证自驾车在提升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以及降低人类失误和改善交通管理方面的优势,同时评估自驾车的运营条件,以改善连通性,并研究长期可行的成本结构。
这个计划也将分析自驾车这个新兴领域会带来的工作种类、规模和技能需求,以便评估可给予驾驶员和送餐员哪些技能提升的机会,助他们顺利过渡。
Grab拟培训多达10安全驾驶员
Grab计划通过与A2Z的合作,培训多达10名安全驾驶员。余伟腾说,这个合作将提供新的技能提升机会,包括将驾驶员培训成安全驾驶员、远程操作员或车队经理。
“自动驾驶车要普及开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有兴趣的新加坡人因此有充足时间接受培训,为未来的职位做准备。”
私召车和德士司机苏俊兴(58岁)开始接受安全驾驶员的培训计划。他受访时说:“我喜欢学新技能,培训费用由Grab承担,对我来说是很好的机会。”
我国早前宣布,自驾接驳巴士预计最迟今年第四季驶入邻里组屋区,率先在榜鹅启动,但初期不载客,行驶速度也以安全可控为准。若进展顺利,自驾巴士服务料明年扩大到登加新镇等地区。
针对会否参与榜鹅的小巴试点计划,Grab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有关讨论还在进行,我们有意把握在新加坡乃至东南亚开发自驾车技术的机会。试点计划有助我们了解技术在特定环境中的表现,从而提高安全标准、评估商业可行性,以及社会对自驾车相关工作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