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使用逐渐渗透到生活各层面,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科技,利用人工智能来增强知识和社交情感技能的学习,而非取代学习的过程。
教育部长李智陞星期二(7月8日)走访绿洲小学,这是他5月23日出任教育部长后,首次走访学校。他接受媒体联访,回应人工智能(AI)在教育的应用时强调,教育工作者须帮助学生迎接人工智能时代,但与此同时,也要为学生的教育打下稳固基础。
他说:“我们要确保孩子有好的基础,有探索学习的好奇心、能创新、提问并包容多元观点,这需要孩子掌握好知识的基础和社交情感技能……我们要确保孩子和青年仍具备判断和分析能力,有足够的知识。”
教师在使用人工智能时,应根据学生年龄,针对性地采用合适的教学法,引导学生认识这个科技的局限和用途,并适当地使用。
李智陞举例说,律师可以利用AI工具来生成文件,但一个有经验的律师就能评估生成内容的准确度,并加以改进。
世界各国也在探讨如何适当地利用人工智能来丰富学习。李智陞本月初刚出席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理事会会议,这是他同与会者交流的其中一个课题。
营造对孩子有利学习环境 学校与家长须配合
他也指出,教育部将继续改进教育制度,减少对成绩的过度关注,着重于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热忱和好奇心。 李智陞说:“追求卓越的学业成绩固然重要,但社交情感技能如同理心、自我调适、表达等能力也不可或缺,尤其在社会和职场,这些技能有时还比学识来得更重要。”
教育部近年来已通过取消年中考试等政策来推动教育转变。李智陞认为,转变需要时间,学校、学前教育中心和家长的配合也至关重要,以便为孩子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
除了加强社交情感能力的教育工作,他也透露接下来的两个工作重点。这包括进一步协助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以及深化学前教育领域和小学的联系与协作。
主管社会服务整合事务的李智陞指出,教育部将与社区伙伴协作,帮助来自弱势家庭的学生,许多是提升版社区联系计划(ComLink+)的受惠者。ComLink+通过住房、教育和就业培训协助低收入家庭。
绿洲小学是设有教育部幼儿园的小学之一。李智陞指出,教育部通过教育部幼儿园实践教学点子,旨在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本地的幼教环境多元,教育部幼儿园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接下来,教育部会继续与幼儿培育署、学前教育业者密切协作,帮助孩子更好地从学前阶段过渡到小学。
教育部自2014年起在小学内设立教育部幼儿园,目前有56所,计划到了2029年增至60所。
继续有意识地在学校制造机会使用母语
李智陞也走访在绿洲小学的幼儿园,了解学生的户外活动和母语学习。
他说,双语政策是新加坡的优势。“我国是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社会,双语政策能够加强我们对国家和文化的身份认同,同时让我们成为东西方联系的一个重要桥梁……我们要继续加强这个优势。在越来越多人使用英语为家庭用语的环境时,我们要继续与利益相关者合作,有意识地在幼儿园、学校、大专学府和社区,制造机会来使用母语。”
他指出,孩子使用母语的习惯应从小培养。除了书本,教育科技等资源,包括李光耀双语基金资助开发的教具,也可以培养孩子对母语的兴趣。家长应与教师合作,在家多使用母语,让孩子有机会学以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