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照顾好公共服务人员,才能够让他们全心全意地为国家和人民效力。公共服务署启动“职涯赋能行动”,要通过加强技能培训、由职业导师与主管提供指导,以及推动对数码学习资源的运用,协助公职人员延长职业生涯,实现个人志向。
公共服务统筹部长兼国防部长陈振声星期二(7月8日)为公共服务节开幕活动致辞时指出,公共服务在维系我国的生存与繁荣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我国庆祝建国60周年这个重要里程碑时刻,是时候回顾来时路、思考未来方向。
公共服务署因此制定三个工作重点,旨在提升公共服务的素质,包括持续培养人才,打造一支能干的团队。
陈振声说:“我们可以谈优化,也可以讨论许多事务,但归根结底,一切都关乎人——我们如何照顾公职人员,如何训练他们达成所有的目标。我始终相信,只有把人照顾好,他们才能够全力以赴完成使命,世代守护新加坡和新加坡人。”
我国约有15万2000名公共服务人员,在16个政府部门和50多个法定机构任职,其中约8万6000人是隶属于政府部门的公务员。
今年3月,陈振声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总理公署预算时,曾谈及公共服务署计划强化团队的建设。他在周二的活动上宣布,正式启动“职涯赋能行动”(Career Fitness Movement)。
350名职业导师为公职人员 提供针对性职业指导
从本月起,公共服务署将推出新计划,协助公职人员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提升应对挑战与转变的能力。处于不同职涯阶段,希望进一步提升相关技能的公职人员,也可报名参加进阶课程。
公共服务体系现有350名职业导师,为公职人员提供具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同时,主管和机构负责人也会与属下展开更多深入交流,引导他们在职涯中更进一步。
公职人员也可透过今年5月推出的新版学习平台,运用数码资源学习治理、人力资源和数据分析等知识。截至6月,已有6万1000名公职人员使用人工智能平台,来识别个人的能力缺口,并发掘成长机会。
去年,有近5000名公职人员报名参加短期浸儒计划和借调等,借此提升工作所需的能力。
公共服务署的另外两项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推广“一站式公共服务”,给予民众和企业更无缝接轨的服务体验,以及从政府整体层面优化公共设施和服务。
陈振声认为,仅在各自机构内部进行优化还不够,必须不断寻找新的合作机会,善用现有资源,为人民和国家创造最大的福祉。
公共服务节开幕活动在榜鹅综合社区中心(One Punggol)举行。陈振声以这座建筑为例指出,它结合了游泳池、图书馆和ServiceSG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过程起步难度较大,因为必须建立新流程,让各机构协同合作、整合需求,并在过程中协调分歧,做出取舍。然而,如果各机构各自建造所需设施,不仅成本更高,也会占用更多土地,而且无法提供一站式服务。
推广一站式公共服务理念不容易。陈振声指出,这面对不少挑战,包括人力、预算和碳排放等限制日益收紧;公众期望不断提高,不仅希望服务更便利,也期待参与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与此同时,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国家在某些公共服务领域已超越我国。
他说,这些不仅是必须克服的挑战,更是推动公共服务署不断前行的动力,以保持领先地位和竞争力,为新加坡和新加坡人争取最佳机会、吸引投资、创造优质就业岗位和良好薪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