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局和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将推出技术蓝图和发布报告,协助建筑业和业主掌握科技来降低本地建筑的碳排放量,以及鼓励金融业加大对绿色建筑进程的支持。
建设局正与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及建筑业利益相关方合作,更新建筑脱碳技术蓝图(Built Environment Decarbonisation Technology Roadmap),列出54项现有和新兴的科技与策略,减少建筑的运营碳排放(operational carbon)和隐含碳排放(embodied carbon)。
技术蓝图列举的科技与策略包括改用区域供冷系统、善用自然通风、使用人工智能控制的建筑能源优化系统,以及在建造工程中重用钻孔灌注桩(bored piles)、多用低碳混凝土和层压胶合实木(mass engineered timber)等。
运营碳排放指的是建筑在日常使用与内部操作时,产生的碳排放;隐含碳排放指的是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与材料和施工过程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
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星期五(7月11日)晚上出席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晚宴时宣布上述消息。他说,新加坡正朝着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方向前进,而建筑脱碳技术蓝图将为相关的研究和创新工作提供指引。
建设局和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将联合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公众咨询活动,邀请建筑业各方和公众针对技术蓝图中的科技与策略作出反馈。徐芳达鼓励大家积极提供意见,进一步优化技术蓝图。有关报告预料在明年第一季发表。
当谈到金融业为绿色建筑进程提供的支持时,徐芳达指出,银行已推出绿色贷款以及与可持续性挂钩的融资方案等。在消费者层面,本地银行推出了与建设局绿色建筑标志(Green Mark)挂钩的房屋贷款,以提升消费者意识和刺激需求。
推进可持续金融作业 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发布报告
为了进一步推进可持续金融作业,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于星期五发布一份报告。报告把包括建设局绿色建筑标志在内的亚太区国家的绿色建筑评级工具,与《亚细安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Asean Taxonomy for Sustainable Finance)相结合。
这份报告强调在设计、建造、使用和回收建筑材料方面,迫切须要进行的系统性改革,并指出有助于加速这一项转变的政策、行业和金融杠杆。
徐芳达说:“通过在不同国家的制度和区域指导方针之间建立清晰的联系,我们可以协助解锁全球资本流动,并扩大对脱碳和绿色建筑项目的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