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建设局绿色建筑标志认证的建筑,每年为业主节省的电费超过13亿元,省下的42亿千瓦时电力可供100万个四房式组屋单位使用。
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星期五(7月11日)为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晚宴致辞时,透露上述数据。绿色建筑标志(Green Mark)认证制度推行20年,截至今年3月份,已有2590栋建筑获得认证。
获认证的建筑每年抵消的二氧化碳当量(tCO2e)达到170万公吨,相等于重新种植100万公顷的森林,是新加坡土地面积的13倍以上,或让公路上减少近40万辆传统的内燃式引擎(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汽车。
徐芳达指出,随着气候变化加剧,绿色建筑在实现新加坡的国家气候目标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他指出,建造符合绿色建筑标志的超低能耗商业大楼的投资,一般会在五六年内回本,而能源成本方面的节省将持续贯穿建筑的整个使用寿命。
他引述房地产咨询公司高纬环球(Cushman & Wakefield)的研究指出,获得绿色建筑标志白金认证的办公楼,可赚取的租金会比相对低级别认证的办公楼多出高达12%。
加快推动建筑使用混合制冷系统
建设局星期五推出一份混合冷却(hybrid cooling)技术参考,为采用节能制冷系统提供全面指导,以加快推动建筑使用混合制冷系统。
建筑所使用的能源总量,有多达一半来自于制冷系统。混合制冷系统是其中一项替代冷却技术,通过创新方法设计空调系统,在更高的室内设定温度下运行,一般为从摄氏24度调到27度。
尽管温度设置较高,但室内用户的舒适度不会受影响。这是因为室内同时使用吊扇,而吊扇的安装位置经过精心排列,促使空气流动来增强制冷效果。采用混合制冷系统,可以将能耗降低高达三成。
要推动绿色建筑的进程,除了掌握与运用科技,还必须有相关的专才。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会长洪奕龙致辞时透露,该会至今已培训与认证了超过1400名专才,涉及的范畴包括绿色建筑、能源、有利于环境可持续的设计、循环经济和碳核算等。
建设局在绿色建筑标志认证制度下新推行的室内规划类别(Green Mark for Interiors),接下来将由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负责管理,以协助各机构通过综合方式来绿化室内空间,照顾室内用户的健康与福祉。
为庆祝绿色建筑标志认证制度推行20年,建设局和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在晚宴上,联合颁发纪念证书给大力支持认证制度的九个发展商与机构,以及11个在绿色建筑进程上有杰出贡献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