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名来自本地不同小学的学生,成功晋级华语讲故事比赛大决赛。参赛者们各出奇招,结合多种创意表演和新颖题材,最终主场作战的光华学校五年级学生陈书瑶脱颖而出,赢得冠军。

由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办、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联办、光华学校协办,以及全国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和CAPITAL 958城市频道支持的第20届全国小学华语讲故事比赛大决赛,星期五(7月11日)在光华学校举行。

全国131名来自69所学校的学生报名参赛,是近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届。除了本地小学的华族及三名非华族学生,还有在家自学以及两所国际学校的学生参与。

比赛聚焦SG60 小故事展现爱国情怀

配合我国建国60年,本届比赛特别要求参赛学生围绕SG60展开,从生活中的小故事,带出爱国的大主题。

陈书瑶在《阿嬷的成绩单》中,以七情并茂的演绎和清晰的口齿,刻画出一位年少时虽考上高中,但为了家庭和国家建设而牺牲梦想的建国长者的故事。

延伸阅读

将游戏融入校园生活 英华小二生短视频制作比赛夺冠
将游戏融入校园生活 英华小二生短视频制作比赛夺冠
第19届全国小学讲故事大决赛 以演说传递优良传统价值观 
第19届全国小学讲故事大决赛 以演说传递优良传统价值观 

她透露自己曾看过一个故事,一个聪慧的姐姐为了弟弟——家中唯一男丁,放弃考试和求学的机会,于是,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起完成这个故事。她经常在家人面前练习演讲,力求每天都有进步。

陈书瑶的指导教师李红玉(50岁)认为她比起两年前参赛,理解力已有所增强,更能掌握文章的寓意和内容。

“书瑶锲而不舍地勤劳训练,才能拿到这样的好成绩。我也希望其他小朋友能通过这样的活动,把华文学得更好。”

首次参赛的宏文学校小六生陈昱辰则以《我家的机器人爱国爱到爆!》赢得亚军。因为曾学习钢琴等,有丰富的演出经验,当天她并不怯场。“平常主要是妈妈和老师帮助我准备,比赛前一周几乎每晚我都会在妈妈面前练习。”

她认为参加比赛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其他学校的参赛者,还交了几个好朋友。

福建会馆会长蔡其生先生致辞说,2005年来坚持办赛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讲故事,为小学生搭建一个激发想象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逻辑思维的舞台”。至今已有超过2000名学生通过参赛,提高华文华语水平。

教育部兼数码发展及新闻部政务部长刘洁敏是大决赛主宾。她在致辞时分享,小时候自己也曾参加讲故事比赛但失利,气馁的她要求母亲别再让她参赛。她有点后悔失去再次磨炼的机会,因此吁请家长鼓励孩子即使失败也要继续参赛。刘洁敏也是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