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多元背景造就了新加坡独特的多重视角。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部长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梁振伟指出,这不仅使我国看得更全面,也是我国60年来能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石。

由种族和谐资源中心OnePeople.sg主办的种族和谐行动论坛(HarmonyWorks! Conference),星期六(7月12日)在共和理工学院举行。这个论坛今年以“人心相连,塑造未来”为主题,约200名来自各院校和社区的青年聚在一起进行讨论,焦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种族偏见、如何超越“包容”,以及如何在坦率表达和避免失言之间拿捏分寸。

论坛主宾梁振伟在对话环节,引述总统尚达曼6月24日在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主办的社会和谐国际大会上的开幕辞,强调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结构不能仅是用不同图案的布块缝制而成的百衲被,而应像峇迪(batik)那样,将不同颜色、甚至不同材质做为核心进行交织融合。

梁振伟说,存异求同是新加坡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有了互映比照,可使我们欣赏到不同的事物,多元的背景也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当我们团结一致,我们就能作为一个集体看到更多。这就是多元化的力量,是我国成功的因素,也是我国过去60年来取得卓越成就的道理。”

延伸阅读

李资政:网络空间可形成狭隘“回音室”效应 年轻人应判断真伪保持客观
李资政:网络空间可形成狭隘“回音室”效应 年轻人应判断真伪保持客观
唐振辉:多元应融入日常 不能只在节庆时展现
唐振辉:多元应融入日常 不能只在节庆时展现

梁振伟:构建峇迪般缤纷交融社会 思维模式转变至关重要

梁振伟认为,要构建如同峇迪般的缤纷交融社会,思维模式的转变至关重要,这包括须了解偏见和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的,并尝试解构这些成见。

参与者也提出了特选学校以华族为主,以及华族、马来族、印族和其他种族(CMIO)的划分法,在更多元的新加坡是否仍具意义等问题。

梁振伟回应时说,特选学校让华族学生加强对母语和文化的认同,丰富了我国的多元文化面貌。他指出,多元种族对我国很重要,但同时也应给予各族群空间来维护各自的文化。这有助于构建更具活力的多元社会,并使国家更强大。

针对CMIO,梁振伟不认为这种划分法是完美的,但它对于推进社会融合仍然有效。

他说,CMIO旨在构建共同空间,在促进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凝聚各种族人民,促进国家团结。不过,我国须不断审视这个划分法,至于未来的走向,还须由全体新加坡人共同决定。

一年一度的种族和谐行动论坛今年进入第20周年。OnePeople.sg主席、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致辞时说,成立此论坛的初衷是为了给予青年一个平台,谈论当时被忽视或避而不谈的问题。它旨在打造安全空间,让青年能够以真诚、富同理心和尊重的态度,针对棘手话题展开坦率对话,以加强社会凝聚力。

配合论坛20周年和SG60,OnePeople.sg推出了“20个举动,团结一致”(20 Acts, One People)的行动计划,要通过20个日常举动,鼓励人人从日常小事出发,为建立包容社会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