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宣布四项总值近480万美元(约648万新元)的全球运输能力建设新计划,涵盖跨领域培训、小岛国官员进修及扩大奖学金支持,协助各国建设更安全、可持续且具韧性的航空与海事体系。

新计划由交通部代部长兼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萧振祥,星期一(7月14日)在首个“全球航空与海事大会”(Global Aviation and Maritime Symposium)上公布。

新加坡带头推动全球运输能力建设,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高度依赖运输连通,另一方面也体现我国对多边体系与全球责任的坚持。

萧振祥说,作为航空与海事枢纽,新加坡长期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也深切感受到运输系统在面对地缘政治、气候变化与数码转型等挑战时的高度脆弱性。“我们不能只靠几个国家带头,我们需要全球一起迈步前行。”

代交通部长兼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萧振祥(左三)、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萨拉萨(左二)、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多明格斯(右二),以及孟加拉国看守政府航运部及纺织与黄麻部顾问胡赛因(左一,Sakhawat Hussain),星期一(7月14日)在莱佛士城会议中心出席全球航空与海事大会。(海峡时报)
代交通部长兼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萧振祥(左三)、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萨拉萨(左二)、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多明格斯(右二),以及孟加拉国看守政府航运部及纺织与黄麻部顾问胡赛因(左一,Sakhawat Hussain),星期一(7月14日)在莱佛士城会议中心出席全球航空与海事大会。(海峡时报)

萧振祥指出,航空与海事业正面临多重挑战,全球运输体系必须提升韧力,加快转型。唯有确保安全,航空与海事运输系统才能赢得信任、稳定运作。随着交通量增长、营运环境日益复杂,安全维护工作也更具挑战,尤其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更须防范网络攻击和系统脆弱性。“我们必须确保人员具备正确能力,能在高压环境下作出正确判断。”

延伸阅读

樟宜机场与中国海口美兰机场合作 发展更多航线
樟宜机场与中国海口美兰机场合作 发展更多航线
我国第28份自贸协定生效 让贸易地区更多元加强供应链
我国第28份自贸协定生效 让贸易地区更多元加强供应链

在永续发展方面,萧振祥说,航空与海事虽各占全球碳排放约3%,却是全球贸易与连通的关键。“实现净零排放目标,须要各国与全球利益相关者持续努力。”落实目标必须推动替代燃料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并吸引长期投资。

新加坡将与国际民航组织和国际海事组织合作,开发面向航空与海事从业者的跨领域专业课程,涵盖领导力发展、数码转型、网络安全、危机管理与事故调查等内容。同时将启动“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运输培训计划”,为岛国官员量身定制课程,首堂课预计于2026年为加勒比国家开办。

此外,新加坡将续签与国际民航组织的发展中国家培训协议,未来三年提供330项助学金与10项奖学金,总值达180万美元(约230万新元)。我国也将向国际海事组织的技术合作与培训配套计划追加300万美元(约384万新元)拨款,支持全球海员在替代燃料、数码化与海事事故调查方面的培训。

萧振祥:协助各国官员提升能力 也让新加坡受益

在大会期间的记者会上,萧振祥在回应《联合早报》提问时说,新加坡推动这些计划,不只是出于利他精神。“我们会从一个更强大、更具韧力的全球运输体系中受益,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他说,通过培训帮助各国官员提升能力、掌握共同规范和做法,不但能让整体运作更顺畅,也有助于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这不仅是能力建设,更是让大家讲同一种语言、遵守相同标准,才能一起朝同个方向前进。”

全球航空与海事大会于7月13日至14日在莱佛士城会议中心举行,吸引约500名来自8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涵盖90个国际与业界组织,包括20多名交通部长,以及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萨拉萨和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多明格斯。这也是两大国际组织首度在同一平台展开联合对话。

会议期间,新加坡民航局、亚洲可持续航空中心(Asia Pacific Sustainable Aviation Centre)及顾问委员会合作伙伴签署谅解备忘录,正式确立三方在亚太区域推进可持续航空发展的合作关系。合作重点包括推动区域航空业转型升级,加强业界、监管与科研机构协同,提升亚太地区在可持续航空发展的整体能力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