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发的一款抗癌药物获准展开人体试验,有望为常见致盲疾病带来新疗法。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星期一(7月14日)发文告说,由属下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开发的抗癌药物PRL3-zumab,已获得卫生科学局批准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PRL3-zumab是一款免疫治疗广谱(broad-spectrum)抗癌药物,对多种不同类型的癌症可能有效。如今,研究人员也发现,这款药物在治疗“湿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展现出潜力。这两种疾病都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
根据发表在自然科学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临床前研究,PRL3-zumab可显著减少眼部受损血管的渗漏,而血管渗漏正是引发视力丧失的关键因素。这项研究由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院,与新科研衍生生物技术公司英创(Intra-ImmuSG)的科学家共同进行。
研究团队已在今年6月16日获得卫科局批准,准备开展人体试验,以评估PRL3-zumab对眼疾的疗效和安全性。这项试验预计今年稍后启动。PRL3-zumab先前已在癌症病人中,完成了第二阶段的人体试验。
显著抑制异常血管渗漏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院高级首席科学家曾琦教授指出,她在20多年前首次发现PRL3蛋白时,并未料到癌症研究成果,最终也能为视力保健带来新希望。曾琦也是英创的创办人。
药名中的“PRL3”,是曾琦在1998年发现的一种癌细胞内特有蛋白,面积仅为癌细胞的亿万分之一。至于“zumab”则代表一种经过基因改造、适合人体使用的抗体。
目前,患有上述眼疾的病人,通常须每月进行眼内注射,过程存在感染或晶状体受损的风险。此外,约45%的患者对现有治疗反应不佳,凸显替代疗法的迫切需求。
文告说,PRL3-zumab与现有疗法不同,采用静脉注射方式。临床前数据显示,这种给药方法比眼内注射更能有效减少异常血管渗漏,平均降幅达86%。
研究人员也发现,静脉注射的药效更持久,有望降低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