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武吉巴督西小贩中心,一家鸡饭档挂满的“尖叫鸡”,很难不让人多看几眼。这些塑料玩具可不是老板的恶趣味,而是为了档口干净卫生的一番心思。

六年前,郭俊业(50岁)与发小许昌铨(51岁)创办聚兴海南起骨鸡饭,如同师傅传授的,在档口吊起白斩鸡的鸡头营业。避免变臭发黑,定时让鸡头浸泡冰盐水,成了百忙之中琐碎任务。

郭俊业笑说:“尖叫鸡其实是我老婆想到的。真鸡挂着容易招苍蝇,还不如吊个假的,可爱又干净,后来竟渐渐成为品牌特点,不少路人还会驻足拍照。”

在夜场工作20多年,郭俊业当过服务生、调酒师,后来一路晋升为总经理。时常喝酒和进食不定时的习惯,导致他健康亮起红灯,尿酸过高脚肿痛。

机缘巧合下,在宏茂桥卖鸡饭的朋友,鼓励他和许昌铨转行当小贩,在人生后半场有份稳定的工作,甚至提议传授煮鸡饭的诀窍。

延伸阅读

情书赢芳心 家务写浪漫
情书赢芳心 家务写浪漫
从高压职场到疗愈环境 “安可”转换跑道寻真我
从高压职场到疗愈环境 “安可”转换跑道寻真我

综合考量后,两人毅然转行,学有所成在芽笼峇鲁巴刹与小贩中心开设首家档口。郭俊业的妻子替档口取名“聚兴”,寓意“大家聚在一起高兴”,商标则由许昌铨的女儿所作。鸡饭卖得不赖,冠病疫情期间,生意不减反增,成了邻里熟客的首选。

创业之路起伏 不牺牲食物服务品质

不过,创业之路也非一帆风顺。两人曾在博览中心和实龙岗设档,但因客流量和头手经营不善,生意走下坡。“起起落落难免。失败不可怕,我曾亏到不知怎么还债,但与供应商和业主好好谈,总会有办法。只要食物好吃,总有人来,慢慢赚回。”

对于员工,郭俊业有一套要求:不能与顾客起争执、煮鸡要照着程序,下大雨卖不完不准留鸡过夜。“我告诉员工,如果有顾客讲错部位,例如要鸡腿却讲鸡胸,不要辩驳,换掉就好。顾客若太过分,打给我或报警,吵没用。”

鸡饭档已扩充至三家,包括珊顿大道和武吉巴督西,聘请10名员工。郭俊业说,财务、运作和对外洽谈归他,食品把关和员工训练由许昌铨负责。

走过夜场的霓虹,如今在鸡饭的烟火气里,郭俊业找到生活新节奏。“不要怕累,不要怕流汗,与想开档的年轻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