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常被视为一种兴趣,对徐义德来说,却是值得全身心投入的志业。
徐义德六岁开始学琴,年纪虽小,却早早认定自己热爱音乐,立志要把它发展成事业。然而,追梦之路并不平坦,他一路辗转,曾有七年时间搁下钢琴,改学音乐制作,却因收入太低而放弃。
直至后来,为了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徐义德重新拾起钢琴,苦练不到一年就取得演奏文凭。“当时我每天喝三杯咖啡,练六到七小时,只为了靠教琴养活自己。”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音乐 从中找乐趣
如今,29岁的徐义德是一名自由音乐教师。他在教学中坚持自己的理念,希望学生能从音乐中找到乐趣。“我告诉家长,我不是来管教孩子的。我只教音乐,教他们怎样去爱音乐。”
他反对传统填鸭式的等级考试压力,鼓励学生从听觉、和声、情绪等角度理解音乐。
“就算是古典音乐,也有很多感情可以探索。比如孩子五六岁就可以听出和弦的张力和解决,那是很自然的能力。音乐不该只是‘读谱’,应该是‘听’的体验。”
一次机缘巧合,徐义德接到本地知名乐队的邀约,顶替资深键盘手参与驻唱演出。“乐队没排练,上台就要完美演奏。他们是几十年经验的老将,标准非常高。”
为呈现优质表演,他在一个月内背下近百首曲目,每场演出后还会录音回家检讨改进。“我喜欢这种压力,因为这是成长的过程,而且我还能领薪水,是很幸运的。”
现在,除了教琴,徐义德每逢周五、六晚上在酒吧表演,周末偶尔也接企业活动或音乐会。
望未来能担任音乐总监 策划一场演唱会
他没有设定所谓的“终极梦想”,但希望有朝一日能担任音乐总监,策划一场演唱会。“我看到很多音乐人做的事情都很精彩——演音乐剧、巡回演出、给大牌歌手伴奏,我都觉得可以试试。我只知道,我想一直往上走。”
对于想从事音乐的年轻人,徐义德的忠告是要务实。“这一路上会经历很多,不是每个人都会成功 。”
但他并不觉得自己为音乐牺牲了什么。“音乐本身就是奖赏。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回报。如果你不是真的热爱音乐,是撑不下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