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竞标拥车证来分配道路使用权,是我国目前最有效的做法。若把个人因素纳入谁应获得拥车证的考量,例如为育有年幼子女的家庭提供优惠拥车证价格,将使整个机制变得过于复杂,最终失败。

国务资政李显龙说:“我可以保证每一名新加坡人都能享有负担得起、便利的交通,但无法保证每个人都买得起车子。这与每一名新加坡人都能拥有组屋是不一样的。”

李资政:拥车证竞标制度运作良好 “标多少付多少”

新加坡经济学会星期二(7月15日)举行年度晚宴。李资政在对话环节中,回应经济学会会长柯仲佑的提问时,谈到备受关注的拥车证配给问题。

李资政说:“要把一样珍贵的资源分配得既公平又很便宜,确实没那么容易做到。”

他认为,现有的拥车证竞标制度运作良好。整个过程公开透明,竞标者可在网上查看其他人的出价,再决定自己要出多少,几乎可说是“标多少付多少”。

延伸阅读

李资政:全球经贸框架或迈入“暂减美国”新局面
李资政:全球经贸框架或迈入“暂减美国”新局面
李显龙资政:应对全球气候问题 各国须共同努力
李显龙资政:应对全球气候问题 各国须共同努力

他指出,如果在设计机制时还要考虑竞标者有几个孩子、孩子多大,或家中是否有年长者或残障成员,制度就会变得过于复杂。与其如此,不如直接给予育有孩子的家庭更多婴儿花红,协助他们以这笔钱购车,这总比“设计一套复杂制度,结果是前后矛盾,提供不适当奖励”的机制来得更实际。

近年来拥车证价格居高不下,有人认为私召车队扩张推高价格,影响新加坡人买车机会。交通部代部长萧振祥早前接受采访时说,如果只有一张拥车证,应该优先分配给私召车,以造福更多人。这个观点引起不少议论。

除了拥车证外,李资政也以水价、医疗服务,以及市场租金问题,来阐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的角色。

他说:“在医疗、教育和住房这些重要领域,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干预,但仍尽量保留市场机制,以免完全削弱提升效率和追求更好表现的动力。”

以医疗服务为例,若采用像国家医疗服务体系那样的国家主导制度,国家就必须投入大笔资金,但结果未必令人满意。反之,完全交由私人业者也不太理想。

李资政因此认为,必须建立一个有政府适度干预的制度,以防私人领域过度扩张;同时要保留一定的成本与定价机制,鼓励医院和诊所提高营运效率,并让使用者不会因为享有免费医疗,而滥用医疗服务。

针对商业租金成本问题,李资政表示,本地租金偏高主要是因为我国地少、店面供应有限。政府只有在业者串通垄断市场时才会介入,其他时候应该交由市场自行调整。有些城市尝试推行租金管制,但效果不佳。结果不仅出租的单位少了、业主更少,维修水平也下降。

李资政在访谈中表示,希望大家都能了解经济的运作,这样即使不赞同政府的某些政策,至少能理解政府为何必须作出相关决定。

他以调涨水价为例说明,政府制定水价时,并非以平均生产成本为依据,而是考虑边际成本。为了多供应一公升水,政府必须建设新的蓄水池,或通过净化处理水源,甚至进行海水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