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淘沙名胜世界的新加坡海洋生态馆近三个月扩建完成,7月24日起正式开馆对外开放。除了引进新物种在本地首次亮相,也增设不少互动体验和海洋保育宣导,让公众通过近距离欣赏悠游水族带来的视觉享受,提升海洋环保意识,甚至把理念化为行动。
扩建后的海洋生态馆(Singapore Oceanarium)由史前海洋到现今海域、从浅海到深海等22个主题展区,让访客全面探索海洋生物的习性和生活环境等。
譬如在新设的“新加坡海岸”(Singapore Coast)展区,除了可一览本地红树林生态等常见水中物种,如弹涂鱼、射水鱼等,还可亲身体验三个探索池。访客在净手后将手伸入其中一个水池,俗称清洁虾的安波鞭腕虾(Lysmata amboinensis)会主动上前提供“洁肤服务”。
清洁虾充当“虾大夫”与其他鱼类共生,专为鱼儿清理寄生虫和死皮,一般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珊瑚礁区域。
访客也可透过特制“水中望远镜”,观察水池中的神奇水族,如海胆、海马、海参、海星等;又或是付费体验以浮游生物喂食水母。
生态馆也引进不少新物种,包括日本大鲵(Japanese giant salamander)、极危的墨西哥钝口螈(Axolotl)、濒危的“的的喀喀湖蛙”(Telmatobius culeus,又称Titicaca water frog)、小体鲟(Sterlet Sturgeons)、大王具足虫(Japanese Isopod),以及极危的向日葵海星(Sunflower seastar)等。
为全世界少数拥有丰富深海物种机构
这座生态馆是全世界少数拥有丰富深海物种的机构,访客可在新展区“鲸落与海洋山”一睹17种深海物种的真面目,包括澳洲幽灵鲨、甘氏巨鳌蟹、阿氏黏盲鳗、深海海葵等。
其中也展出一些珍稀深海物种标本,如深海鼬鱼(Pudgy Cusk Eel)、深海蜥鱼(Deep-sea Lizardfish)、 三腳架魚(Tripod fish)等。
望访客用亲眼观察机会 传达保护海洋环境信息和保育意识
生态馆希望让访客有机会亲眼观察不同物种和标本,深入了解不同海洋生物和相关知识,借此传达保护海洋环境的信息和保育意识。
例如,访客可以一边近距离触摸观察珊瑚标本和巨蛤贝壳,一边听工作人员解说与科普:原来贝壳类在海中能发挥过滤作用,因此有必要维持海里贝壳类数量,切勿过度捕捞;公众到我国海边潮间带游玩时,不应触碰海洋生物并捡回家,因为每个物种在海洋中都各有特殊作用和栖息环境。
馆内至8月底也将举办讲座、工作坊、艺术展览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各年龄层访客了解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希望能启发更多人投入实际保护工作。
生态馆职员和义工也会定期进行海边拾荒活动,并将捡回来的垃圾制成馆内装饰物,借此传达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信息。
生态馆票价分旺季与非旺季。成人票价从50元起,三岁至12岁儿童及满60岁的乐龄人士,票价39元起。本地居民成人票价42元起,儿童和乐龄人士35元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