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测量住院病患的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身体指标,是医院护士每天不断重复的工作。黄廷方综合医院为护士们找来好帮手,减少部分这些重复性工作,让护士有时间和病患交流,加强病人的相关健康知识和意识。

这些“好帮手”就是可穿戴智能生命体征检测配备,由传感器实时监测病患的血压、脉搏、呼吸频率、血氧含量指标等,然后通过无线网络将收集到的数据传送到护士的工作手机。护士一发现异常,可即刻通过内部网络通知医生。

35岁的哈菲兹(Hafiz)当护士已经十多年,目前是黄廷方综合医院的助理临床护理导师。以前,他为了记录病患的呼吸频率,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和默数,但这样的工作效率不高。

他说:“当我在默数病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时,如果有同事叫我的名字,我常常得重新来过。”

据医院统计,护士每次为一名病患测量和记录生命体征得花超过七分钟;遇到病情不稳定的病患,护士须每个小时测量一次。这些周而复始的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延伸阅读

新保与韩国业者合作 引进“智能尿布”等促进护理
新保与韩国业者合作 引进“智能尿布”等促进护理
分析中风病患行走轨迹 新软件助制定专属复健计划
分析中风病患行走轨迹 新软件助制定专属复健计划

为提高工作效率,黄廷方综合医院2023年组成了17人的多学科团队,在全国职工总会顾问的协助下启动VitalScout计划,探讨如何采用无线穿戴设备来协助对病患的测量与记录工作。

黄廷方医院拟在普通病房全面使用

去年12月以来,这些智能配备已用于黄廷方医院10个普通病房,累计病患超过700人;院方的目标是到了明年3月结束前,将这些工具推广到所有24个普通病房。

院方的统计显示,新配备可将工作效率大幅提高80%以上,可让护士有更多时间更好地为病患提供其他服务。

在黄廷方综合医院,助理临床护理导师哈菲兹用手机就可看到病人的实时体征指数。这些信息是通过无线穿戴检测配备收集,省却人手操作。(张恺恩摄)
在黄廷方综合医院,助理临床护理导师哈菲兹用手机就可看到病人的实时体征指数。这些信息是通过无线穿戴检测配备收集,省却人手操作。(张恺恩摄)

哈菲兹说:“新设备使我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向病人解释出院后用药要注意什么,以及康复的技法。”

黄廷方综合医院加护病科高级顾问医生法希姆(Faheem Ahmed Khan)和临床护理导师罗西达(Rosidah Bte Idris)是VitalScout项目负责人。他们受访时指出,医院普通病房约10%的病患须定时检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新工具不仅可减轻护士的负担,还可获得病患情况的实时信息,让他们在住院期间可更好地休息,而不必频繁被护士“打扰”。

一名76岁的卓姓病患数周前在黄廷方综合医院接受了腹部手术,目前仍住院观察。他告诉记者:“我没留意医院用了新的生命体征监测配备,但护士的工作反应很快,我非常满意,住院的感觉不错。”

医院还计划未来进一步扩大无线穿戴检测配备的功能,例如用来进行体温监控等;院方也计划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数据收集,用于预判性分析,为病患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