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第三度开展第三国培训计划,联手加强区域的核相关能力建设,包括提高环境放射监测与分析等能力。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Rafael Mariano Grossi),星期五(7月25日)傍晚签署谅解备忘录,更新第三国培训计划(Third Country Training Programme),再次凸显双方致力于持续深化实质合作。
计划更新至2030年。未来五年,国际原子能机构会继续与我国合作制定培训计划,通过推动能力建设,加强区域在人类健康、工业放射学、环境放射监测与分析,以及加速器科学(accelerator science)等领域的能力。
这是我国第三次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第三国培训计划;第一次签署是在2000年,而后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时任总干事天野之弥(Yukiya Amano)2015年访问我国时更新。
上一度开展计划有140多人参与
我国上一次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2015年至2020年开展第三国培训计划,共推出17个研修(fellowship)项目和七个能力建设项目,为来自27个国家的140多人就核医学、核法律、食品安全和病虫害管控等方面提供培训。
我国1967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至今担任过机构五届理事会成员。多年来,双方密切合作,推广以安全且和平的方式使用核技术。
傅海燕说:“我国坚定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推动核能技术在全球安全、可靠与和平的使用。作为负责任的国际社会一员,我们积极参与机构在区域和全球层面,推广与维护高水平核安全、核安保和核保障的努力。”
格罗西星期五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讲座后答复《联合早报》提问时说,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展,涵盖领域包括肿瘤学等。他说,与新加坡更新合作计划,正是希望确保双方的合作能涵盖这些新兴领域。
格罗西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第六位总干事,2019年12月3日上任。他是在我国“纳丹访问学者计划”(S R Nathan Fellowship)下,到访新加坡一天。
这是格罗西首次访新,他也与尚达曼总统、黄循财总理,以及主管能源与科技的人力部长陈诗龙医生会面。
纳丹访问学者计划旨在安排外国政要、知名人士和意见领袖访问新加坡,并与我国领导人及高级政府官员就共同关心的课题交流意见与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