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调查显示,逾六成公众对不育夫妇面对的身心挑战,以及所需的职场支持不甚了解。因担心遭歧视,逾三分之一不育夫妇,选择不向雇主同事公开自己正在接受人工受孕疗程。

由于职场支持不育夫妇的措施仍不足,近八成公众也认为,在职员工难以兼顾工作和人工受孕疗程,须在事业与组织家庭之间做取舍。

支持生育倡议小组Fertility Support Singapore(简称FSS)与市场调查机构Milieu Insight,就本地企业对不育夫妇提供的支持是否足够,访问400名介于25岁至55岁的新加坡人。小组星期五(7月25日)配合“世界试管婴儿日”(World IVF Day)公布上述发现。

调查显示,逾四成受访者认为,支持生育措施对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有利;58%会考虑跳槽加入提供这类措施的企业。

但仅27%受访者说,他们的公司提供支持生育措施;32%说他们的雇主没有这类支持;其余则不确定雇主有没有提供。本地职场给予接受不孕疗程夫妇的支持包括灵活工作时间、允许申请有薪或无薪假以供心理辅导服务。

延伸阅读

英兰妮:敦促雇主给予不孕夫妻更多理解 包括给丈夫时间休假
英兰妮:敦促雇主给予不孕夫妻更多理解 包括给丈夫时间休假
人工受孕非“包怀孕” 妈妈写儿童书分享历程
人工受孕非“包怀孕” 妈妈写儿童书分享历程

为了让接受不孕疗程的雇员能得到更好的支持,FSS推出一套适用于职场的支持生育指南。除了提高雇主和一般员工对不孕疗程的了解,以及协助企业打造更亲家庭的职场环境,指南也引导接受疗程的员工与上司沟通,如何在兼顾工作责任的当儿,提出灵活工作安排的要求。

协助管理国家人口的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及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星期五在FSS职场支持生育指南推介会上致辞时说,政府支持国人组织家庭当儿,也理解不是每对夫妇都能如愿生育子女。本地每六对夫妻,约有一对面对不孕症。

目前,在公共医疗机构接受辅助受孕疗程的夫妻可获政府达75%的共同资助,他们也可动用部分保健储蓄。但英兰妮指出,除了政府支持,职场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她希望新的指南能让企业领导人了解不育雇员面对的挑战,并调整思维,通过落实支持生育措施,更好地保留人才。

“我们应让职场就不育不孕课题展开更正常的讨论,营造一种职场环境,让雇员不担心被贴上标签,勇于表达心声,让新加坡人平衡事业与家庭。”

此外,FSS就不育夫妇面对的挑战向会员展开问卷调查,收到超过500名会员的反馈。这些曾接受不孕疗程的会员透露,他们最大的职场挑战依次为难请假、升职受影响,以及担心得不到雇主和同事的谅解。至于他们最希望得到公司哪一方面的支持,则依次为灵活请假安排,得到公司领导人的理解,以及获得不孕疗程方面的资助。

也是一名律师的FSS董事部成员丝穆兰·图尔(Simran Toor)指出,政府为面对生育问题的夫妇提供不少支持和津贴,但由于公共医院等候时间较长,接下来或可探讨能否为到私人诊所寻求不孕疗程的夫妇提供一些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