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的德教太和观创始主席李锦祥经历过本地1964年的种族暴乱,他坚信惨痛的历史不应重演,因此几十年来以实际行动,为促进本地种族与宗教和谐献力。
这包括20多年里,除了疫情的非常时期之外,年年举办种族与宗教和谐联谊晚宴(Inter Racial Inter Religious Harmony Nite),让上千名背景各异的人有机会一同用餐,通过美食打开话匣子,并一起观赏跨族群文化表演,让陌生与隔阂在欢声笑语中化解。
李锦祥星期六(7月26日)在今年的这个晚宴上,从尚达曼总统手中接过“和谐之星”奖(Champions of Harmony Award),成为这个新设奖项的第一位得主。
今年的晚宴有大约2000人出席,包括22国的大使、最高专员和领事等,以及本地九个宗教团体的代表。
尚达曼是晚宴主宾,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部长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梁振伟是特别来宾。多名政务官和国会议员也出席了晚宴,包括总理公署高级政务部长陈国明,以及财政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次长黄伟中。
创设“和谐之星”奖,旨在表彰个人和团体对于促进社会凝聚力和种族宗教和谐作出的贡献。
除了李锦祥获得个人奖,获奖的团体是种族宗教和谐联谊晚宴的合作伙伴,即新加坡宗教联谊会、华社自助理事会、欧亚人协会、新加坡印度人发展协会和回教社会发展理事会。
李锦祥谈到1964年的种族冲突时说:“一想起当年的种族暴乱就令人心酸,那是一段我不愿回忆的痛苦记忆。我们虽然宗教种族不同,但都是新加坡人。我们必须做到尊重每一个人,不分彼此。”
李锦祥多年来为推动种族宗教和谐,不遗余力。这位德教太和观创始主席对于扶助弱势群体,始终坚持不分种族、语言或宗教的原则,确保没有人被遗漏。
2019年,德教太和观在盛港兴建一座多宗教共用场所,供不同信仰者使用,并定期举行跨宗教对话会,让公众了解不同的宗教信仰,促进社会和谐。
李锦祥还策划多项基层活动,例如通过“和谐卡车”与“和谐列车”,将团结和共同身份认同的故事广传开来。
这个联谊晚宴自2004年首办以来,每年7月份配合种族和谐日举行,由德教太和观与合作伙伴新加坡宗教联谊会和四个自助组织携手主办。这个活动获文社青部支持。
晚宴上,除了有不同族群的文化团体呈献表演,也有本地各宗教领袖一起为和平祈祷,并邀请我国四大种族代表,以四种官方语言共同宣读宗教和谐宣言。餐桌上也汇聚了各族群的传统美食,有华族的冬瓜汤、欧亚咖喱鱼(Singgang Serani)、马来炒菜(Sayur Goreng Percik),以及印族烤鸡(tandoori chicken)。
晚宴筹委会主席、德教太和观现任主席李金煌致辞时说,在今天的世界,恐惧、猜疑和错误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散播,全球社会都在挣扎应对日益增长的不信任和分裂。
他说,我们必须通过集体行动来维系和谐;这意味着须在工作场所、学校和社区,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接触、在线上线下挺身反驳错误观念或分裂性言论,以及支持促进跨文化友谊的社区项目,并赋能年轻人领导新对话,推进同理心和互相谅解。
他强调,多元共融是我国建国领导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必须继续保护、维护和加强它,并把这些价值观和信念传承给下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