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加坡的二手衣物市场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已达2亿至3亿美元,位居东南亚首位。这股“旧物新用”风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年轻人成消费主力

在哈芝巷和女皇道购物中心等潮流地带,随处可见年轻人穿梭于二手商店的身影。他们在二手店里乐此不疲地淘宝,寻找独特的款式来展现自己的风格。

年轻人在二手店里乐此不疲地淘宝。(视频截图)
年轻人在二手店里乐此不疲地淘宝。(视频截图)

“对我来说,逛二手店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一名在哈芝巷购物的年轻受访者说,“就像橱窗购物一样,只不过对象变成了衣服。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太喜欢主流文化,二手店能找到一些反主流的东西”。

二手店Thryft的联合创始人徐嘉誉(26岁)也分享道:“年轻人喜欢来二手店,首先是因为这里能找到很独特的款式,在一手店里找不到的。而且二手衣物价格相对便宜,对于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比较节省的方式。”

除了款式和价格,环保意识也是驱动年轻人拥抱二手衣物的重要因素。徐嘉誉说:“现在年轻人比较重视环保,觉得买二手货对环境的影响比较低。” 

重视环保的年轻人乐于购买二手衣物。(视频截图)
重视环保的年轻人乐于购买二手衣物。(视频截图)

二手店主年轻化 创新经营模式

这股二手风潮不仅让本地二手品牌店REFASH在过去三年内实现销售额翻倍增长,也催生一批新的创业者。他们将爱好与商业结合,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立二手品牌店。

Ian Thio(21岁)是二手衣物店Weare的联合创始人。为了给顾客提供更多选择,他们的团队会亲自飞往泰国或马来西亚等地,精心挑选每一件二手衣物,并尽力压低价格,让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我们希望尽量多地引进品牌服装,比如拉夫劳伦和耐克,并以最低的价格出售。”为了支付开销并赚取少量利润,Weare将产品加价率保持在20%左右。

Weare店里的每一件衣物都是团队精心挑选的。(视频截图)
Weare店里的每一件衣物都是团队精心挑选的。(视频截图)

二手衣物不但不脏 还紧跟时尚潮流

“有些成年人到我们店里会问,‘呃,这些衣服有没有洗过的?’”Ian说,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

实际上,二手店并非意味着破旧和过时。很多二手店里的商品都是精心挑选,有些甚至是全新的。

Weare会密切关注当下的流行趋势,并以此为依据来挑选商品,比如宽松牛仔裤、运动衫和Y2K风格的上衣。Ian说: “我们会在社交媒体上注意时尚潮流并尽量引进当下流行的款式。”

Thryft不只售卖服装,也有黑胶唱片等商品。它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顾客提供更详尽的商品信息,从而建立信任感。Thryft的另外两名创始人林铭豪和梅凯程自己设计并编写了用于商品编目、定价和库存处理的程序。

Thryft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商品分类、定价和处理库存。(视频截图)
Thryft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商品分类、定价和处理库存。(视频截图)

徐嘉誉解释说:“在从顾客那里收集旧物时,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定价、拍照并上传到网上,这非常耗时耗力。所以我们使用科技来提高效率,简化整个流程。”

市场潜力巨大 未来可期

Ian说:“如果你在外面买一件T恤,可能要花30到100新元。但在二手店里,你可能只花5新元就能买到质量差不多的。”

新加坡的二手服装市场展现出巨大潜力,这不仅体现在它能满足年轻人对独特风格和环保理念的追求上,还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经济实惠的时尚选择。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及时尚潮流,特别是复古风的兴起,新加坡的二手服装市场预计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名在Thryft淘选黑胶唱片的年轻人分享道:“我喜欢60年代和70年代的音乐,这在新加坡很难找到。所以我来这里寻宝。”

对60、70年代的音乐情有独钟的年轻人淘选黑胶唱片。(视频截图)
对60、70年代的音乐情有独钟的年轻人淘选黑胶唱片。(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