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局初步调查显示,丹戎加东南路发生地陷时,附近工地在建造的阴沟竖井中有一结构正巧失效,目前还不清楚这结构出问题的原因。
公用局星期天(7月27日)晚上发文告说,星期六(26日)下午5时50分左右,公用局在毗邻丹戎加东南路一个工地,正在建造一个16米深的竖井,以连接三条现有的阴沟。
但竖井内沉箱环(caisson ring)这一结构突然失效,目前还不清楚结构有问题的具体原因。作为预防措施,当局将暂停全国范围内类似阴沟工程的施工,以全面审查并确保工程安全。
据《联合早报》了解,沉箱环是沉井施工中,用于支撑井体下沉过程中稳定性和位置的重要结构。
几乎在沉箱环失效的同时,附近的丹戎加东南路也出现地陷,导致一辆车子跌入坑洞中。车子的女驾驶在客工协助下脱困,过后由民防部队送往医院治疗。
事发当天傍晚6时左右,附近地区的供水也出现中断,影响了18户住家。初步调查显示,这可能是地陷引起土壤移动,导致水管受损所致。供水在星期天凌晨2时30分前全面恢复。水管破裂也导致坑洞出现积水,当局切断供水后,积水情况停止。
公用局星期天上午9时45分开始从坑中抽水,并于下午1时20分完成。跌入坑中的车子,在下午2时吊起。
文告说,出事的竖井已回填,以稳定周围的土壤。地陷处随后注入液化稳定土(liquefied stabilised soil),进一步加固地基。
专家:本地某些地段土质或更不稳
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吴为说,丹戎加东、樟宜机场及大士附近的土质,因为都有填海造陆取得的土地,因此其中一些确实较软,需要更长时间来固结。
这些较软的土壤如果受到较强地下水的冲刷,就容易变形,形成孔洞,最后塌陷。
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地理系高级讲师纳瓦兹·穆罕默德博士则说,东海岸和市区多是易沉降的填海地或黏土、淤泥和砂层等,受水泄、震动或施工扰动时,更易不稳。
他说,密集开发、基础设施老化或建造深层隧道,都可能提高地陷的风险。
BR Law Corporation董事郑义明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这起地陷事故可能涉及《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法令》下的法律责任。这包括雇主若未妥善保障现场人员及公众安全,可能面临罚款或刑责。
他说,女驾驶可先联系相关政府单位,确认涉事的建筑公司。如果无法达成合理和解,可按一般索赔程序向法院提出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