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局将针对丹戎加东南路地陷事件展开独立调查,厘清根本原因,并对任何违规行为采取必要行动。

丹戎加东南路一个阴沟工程工地附近星期六(7月26日)发生地陷,修复工程进入第三日,回填工作已完成。

建设局星期一(28日)发文告说,将彻查导致地陷形成的种种情况,确认根本原因;“并对任何触犯建筑管制法令和安全条规的行为采取必要行动”。

建设局说,“鉴于这次地陷事故性质复杂多面,整个调查过程可能需要好几个月才能完成。期间建设局及所委任的顾问将进行详细的岩土技术分析和其他测试”。

事发地段地基目前稳定

建设局也确认,地陷坑洞回填后和事发地段地基目前稳定,毗邻建筑物结构均属安全。当局在接获事故通报后叫停施工,并已向承建商及负责监督的合格人员发出停工令。

延伸阅读

丹戎加东地陷 或与附近阴沟建造结构失效有关
丹戎加东地陷 或与附近阴沟建造结构失效有关
【早知】地陷,会再现吗?
【早知】地陷,会再现吗?

建设局也要求封锁受影响区域、检查附近建筑物、对邻近竖井进行回填,并进行地质物理勘测,以探测地下是否存在空隙。

“自事故发生以来,建设局工程师持续24小时监测现场,以确保周边建筑、道路及基础设施结构安全”。

为确保万无一失、以策安全,建设局建议公用局暂停全岛类似工程,并全面检讨这些工地的施工与安全措施。

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也发布视频声明强调:“事发后,建设局人员便与公用事业局和陆路交通管理局合作,全面检查周边的建筑、道路和基础设施,确保公众安全。”他也说,在事发现场状况确认稳定后,建设局即刻着手展开独立调查。

地陷前夕 周边街道住宅曾发生水管和地砖爆裂事故

公用局星期天(27日)初步调查显示,地陷或与旁边一个正在进行的阴沟工程中“沉箱环”部件失灵相关。

就在丹戎加东南路发生地陷的几乎同个时候,阴沟铺设工地一个建造中16米深竖井的沉箱环也突然失灵。据《联合早报》了解,沉箱环是沉井施工中,用于支撑井体在下沉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巩固位置的重要结构。

公用局目前还不清楚沉箱环失效的原因。

而就在地陷发生前,事发附近居民观察到,当天凌晨地陷地点附近街道曾发生水管爆裂事故,有关当局至今并未透露这是否和地陷有直接关系。

毗邻地陷地点的蒙巴登路一户私宅屋主星期一告诉《联合早报》,住家庭院的地砖也在地陷前一晚爆裂,天花板的玻璃也出现裂缝。

这名私宅屋主在地陷发生附近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地陷发生前一天,家中的地砖出现严重爆裂,建设局已到场检查,但尚未公布结果。(吴先邦摄)
这名私宅屋主在地陷发生附近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地陷发生前一天,家中的地砖出现严重爆裂,建设局已到场检查,但尚未公布结果。(吴先邦摄)

不愿具名的女屋主说:“我们很担心和地陷有关,已请建设局派人来检查。”

最靠近地陷的公寓One Amber也通知住户,公寓管理处将委任独立工程师对公寓地面状况进行评估。

公用局:多种方式严格检测事发地点地基

公用局星期一说,过去两天,公用局持续进行地基稳定作业。除了在工地竖井内回填,排出积水、移出汽车,再以液态稳定土回填坑洞外,当局也积极对周边区域进行持续检测与扫描。

当局采用地质雷达扫描、探测钻探和地震(通过声波探测地下情况)等技术扫描,探测地下空洞,确保地基稳定。

公用事业局供水回收(网络)署署长陈伟耀告诉媒体,当局采用多种方式全面检测地基稳定性。(吴先邦摄)
公用局主要采用三种探测方式确保地基稳固,图中这种物理探测方式在地面上钻孔,并插入一根长金属杆来探测地下是否存在空隙或空洞。(吴先邦摄)
公用局主要采用三种探测方式确保地基稳固,图中这种物理探测方式在地面上钻孔,并插入一根长金属杆来探测地下是否存在空隙或空洞。(吴先邦摄)

“我们正在努力加快修复进度,但仍会确保在重新开放道路前,与建设局和陆交局紧密协作,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

当局吁请公众多点耐心、给予谅解,“相关单位正昼夜不停地推进道路修复工程”。

东海岸公园大道往蒙巴登路方向的丹戎加东南路,以及蒙巴登路至地陷地点的路段将继续封闭施工,36号和48号巴士也调整行驶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