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到四成的本地民众会“大义灭亲”,举报出现极端主义倾向的亲友,较上一份报告的47%,下降了九个百分点。
内部安全局在星期二(7月29日)公布的报告中透露,根据内政部2024年3月至5月进行的调查,88%的受访者说,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现可疑行为或物品,他们会联系相关部门,但只有约38%的受访者,会在认为亲朋戚友出现极端主义倾向时,联系有关部门。
同个调查也发现,超过一半(52%)的受访者认为,新加坡是恐怖袭击的目标,97%受访者认为他们在防止和应对恐怖袭击方面能有所作为,93%表明愿意帮助受恐袭影响的其他新加坡人。
也有高达九成的受访者相信,如果本地发生恐袭,所有新加坡人,无论种族宗教,都会团结一致。
内安局强调,公众提高警惕,对于打击恐怖主义威胁至关重要,如果怀疑周围有人可能激进化,应立即向当局报告。“家人和朋友最容易注意到激进化倾向,以及可疑的行为变化。”
激进化的可能迹象包括:展示极端主义或恐怖组织的标志、发布或散播极端主义观点、经常浏览激进网站、与亲友分享极端主义观点、煽动他人参与暴力行为、发表对其他种族宗教或社群怀有恶意或仇恨的言论,以及表示有意在海外或本地参与暴力行为。
当局也说,及早举报有助于让受激进思想影响的人,尽早获得内安局的介入和协助,也能在他们的极端观念根深蒂固前,提高成功改造的机会。
内安局举例,一名当时21岁的男子,因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涉嫌煽动极端主义情绪的图片,而被公众举报。调查发现男子曾考虑前往叙利亚加入激进组织,在母亲劝说后打消念头。
当局安排男子接受宗教改造小组(Religious Rehabilitation Group,简称RRG)志愿者的宗教咨询,志愿者纠正了男子在宗教上的误解,并帮助对方认识到激进化的危险。这名差点被激进化的男子,后来对内安局的干预行动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