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加速自我激进化过程,当局在《内部安全法令》下处理的案件中,涉案者从首次接触恐怖主义和激进分子,到最终接受暴力极端主义思想的过程时间,从2015年之前的平均24个月,缩短到2021年至2025年的平均12个月。

内部安全局星期二(7月29日)公布的《2025年新加坡恐怖主义威胁评估报告》指出,社交媒体和视频分享平台上常见的推送算法,会将更多极端主义内容,推荐给浏览过相关内容的用户,让他们越陷越深;网络聊天社群所形成的同温层,则让人们持续接触暴力极端主义的内容,也促进他们和激进分子的互动。

近期的内安法案件涉事者,就是因为以上因素,在短短几个月,甚至几周内自我激进化。他们都是在网上接触到相关材料。

在报告中,内安局举今年2月接到限制令的15岁少女为例来说明情况。少女在网络上接触到国际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宣传,在短短几周内就被洗脑,幻想嫁给武装分子,为这组织生育下一代

内安局也指出,自我激进化的诱因越趋多元,过去一年,受内安法处置的八名新加坡人,其中四人的自我激进化,是因以哈冲突再次升级触发或加剧的,两人的激进化源自亲伊斯兰国组织的极端主义思想,还有两人受极右翼暴力思想的影响。 

延伸阅读

内安局:我国面对严峻恐胁 但没具体情报显示袭击将发生
内安局:我国面对严峻恐胁 但没具体情报显示袭击将发生
少过四成民众会举报 出现激进化倾向亲友
少过四成民众会举报 出现激进化倾向亲友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主任比尔维尔星(Bilveer Singh)受访时说,自我激进化所需时间缩短让人担忧,尤其是新加坡无法和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隔离开来,特别是中东和亚洲的局势。

他也说,如今各类极端分子和恐怖分子不断涌现,白人右翼团体的崛起与壮大也让局势恶化。“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社会,新加坡必须对这些发展保持高度警惕。”

人工智能逐渐成为 恐怖分子便利工具

当局在报告中还警告,虽然目前还没有迹象显示,人工智能(AI)或三维打印等新技术,被用于策划针对新加坡的恐怖袭击,但人工智能正逐渐成为恐怖分子的便利工具。

人工智能可用来生成和翻译宣传材料、制作逼真的多媒体内容、大规模创建个人化招募信息,以及策划和制定袭击行动。

青少年激进化趋势严峻

青少年激进化的趋势也非常严峻。这10年受内安法管制的60人(包括48名新加坡公民和12名外国人),17人是20岁或以下的青少年。其中九人打算在本地发动攻击,有些已做了周详准备,以及打算使用简便易得的武器。

内安局指出,这些数码原住民容易被情绪化叙事影响,渴望归属感与认同,也倾向于崇拜极端分子。

涉及自我激进化案件的青少年所使用的网络平台种类日益丰富,也令人担忧。内安局报告列举了青少年常用的Telegram、Reddit、Discord、Roblox和Bitchute等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指出一些极端主义团体在这些平台上,利用梗图和网络流行语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