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冲突和极端主义叙事持续传播所引发的全球局势动荡,持续推高新加坡面对的恐怖主义威胁。不过内部安全局强调,目前没有具体情报显示,恐怖袭击即将在新加坡发生。
内安局在星期二(7月29日)公布的《2025年新加坡恐怖主义威胁评估报告》中说,恐怖组织如伊斯兰国和卡伊达,都借助加沙局势煽动仇恨,鼓吹袭击以色列、犹太人和被视为支持以色列的国家。
新加坡也因为与西方国家和以色列关系友好,我国国内有多处标志性的建筑,再加上新加坡是个世俗且多元的社会,因此被恐怖组织和极端分子,视为“合理”且具有吸引力的攻击目标。
报告举例,一名亲伊国组织的TikTok用户,就发表“真理的召唤”(The Call to Truth)海报,将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政府,列为“打压回教徒的叛徒”,呼吁支持者拿起武器对付这些国家。
全球极端主义思想多元化 以哈冲突导致反犹太事件增多
内安局也说,全球极端主义思想也呈现越来越多元的姿态。全球回教恐怖组织伊斯兰国与卡伊达在非洲和亚洲仍有可能死灰复燃,以哈冲突的升级也导致全球反犹太事件明显增多,一些国家还出现回教恐惧症恶化的情况。
新加坡面对的恐怖威胁更为严峻的原因,还包括极右翼极端主义叙事,在网络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播。极右翼极端主义原本根植于白人至上主义的思潮,但它因为反移民、反回教,以及反犹太观念的驱动,已经开始得到其他族群的个人认同。
2020年以来,本地就有四名青年,因为认同这种意识形态而自我激进化,被当局援引内安法管制,包括18岁学生李洐秋和一名与他有线上联系的17岁少年。
这两人受2019年3月的新西兰回教堂屠杀事件影响,视澳大利亚籍的极右恐怖分子塔兰特(Brenton Tarrant)为英雄,并自认为“东亚至上主义者”,觉得华人、日本人和韩国人等东亚族群比马来人和印度人优越,并计划袭击本地回教堂和马来人。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主任比尔维尔星(Bilveer Singh)受访时也指出,随着互联网传播的普及,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机会亲眼目睹发生在其他地方的不公正行为。
他说:“无论哪个阵营都能有看似正当的理由,这让恐怖分子和极端主义者,都更容易招募支持者。”
政府严肃看待对恐怖主义的任何支持
内安局强调,新加坡政府严肃看待对恐怖主义或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任何支持,无论支持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人,“当局将坚决对付任何在新加坡支持、宣扬、实施或准备实施武装暴力的人”。
政府也会严加防范任何形式的仇恨言论,或煽动分裂的言辞,因为这些都可能威胁新加坡的多元种族与多元宗教社会结构。
内安局2002年至今向102名新加坡人发出逮捕令,其中85人因改造情况良好已经获释;接到限制令的46人当中,39人已经解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