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青涩的学生已经成长为一个个公众人物,如今他们再与恩师重逢,以对谈的形式回顾学生时代难忘的课堂经历。华文媒体集团特别推出的系列播客节目《那些年 你教会我的事》首期已于星期三(7月30日)上线。
配合新加坡建国60年,华文媒体集团策划了一系列谢师项目,向在建国历程中,辛勤付出的华文教师,以及曾经用华文来教导其他学科的教师致敬。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未必取决于师生相处的时长。就像冯焕好老师(82岁)对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副院长(教育)刘丹青教授(58岁)而言,虽然只有短短三个月的师生缘分,却让刘丹青铭记了整整四十年,当年老师批改的作文,他也还认真收藏着。
《那些年 你教会我的事》视频播客系列共有六期内容,由96.3好FM广播员林安娜主持,首期冯焕好和刘丹青的对谈内容已于星期三上线。zaobao.sg会在随后逢星期三傍晚6时,陆续推出另外五期对谈。
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青少年受众工作群总编辑陈能端说,我们的爱往往是含蓄的、埋藏在心里的,策划《那些年 你教会我的事》视频播客,一方面是给国家60岁生日的献礼,另一方面也是饮水思源,希望对这些华文教师献上我们的敬意和祝福。
她说:“学生时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阶段之一,希望这个视频系列能让大家回想起过去的校园时光,想起在成功的背后那些支持你、帮助过你的老师们。”
王乙康畅谈教育政策改变 陈淑珊再会恩师
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兼卫生部长王乙康的母亲黄树兰也是一名教师,她曾在两所华校教数学,六期的视频播客中,有王乙康畅谈教育政策的改变,以及他对校长老师的深刻印象;有第一批从华语教学转为英语授课的老师吴中博(79岁),与学生陈家才(63岁)谈转型背后的困难和挑战;有传统英校中,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华文的林振南(73岁);有潘英华(74岁)老师与学生对谈,80年代初期圣尼各拉女校作为特选学校,如何为学生奠定的双语双文化基础;也有发生在职场、企业中的教导和指引,城市规划大师、建屋发展局前局长刘太格(87岁)等人谈与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发展的故事。
南洋艺术学院院长苏惠兰(58岁)和星展集团总裁陈淑珊(58岁)二人,是圣尼各拉女校1980年同届入学的校友。在节目中,华文教师潘英华见到两名优秀学生,感慨之余,更多的是欣慰。
苏惠兰受访时说:“在教师节、还有学校校庆的时候,我们常回学校看望老师。在得知这个项目后,我们觉得很有意义,所以决定参加,这样的对谈也勾起了我们很多学生时代的回忆。”
除了视频播客外,华文媒体集团还将举办“校园时光机”虚拟特展,以及于9月6日主办的“千人谢师宴”。谢师宴由华文媒体集团主办,新加坡华文教育学会联办,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与韦立国际集团联合呈献,以便以谢物流(Ebenezer)赞助支持。
建国60年之际,华文媒体集团推出6集视频播客系列《那些年你教会我的事》,邀请师生对谈,念一生的情谊。以重温回忆的方式向建国历程中默默耕耘的华文教师,献上敬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