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病患做术前评估,医生原本需要翻阅400多页的指南,但如今借助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可快速准确制定护理计划,每年可省下600多个小时。
这款昵称“桃子”的围术AI聊天机器人(Perioperative AI Chatbot,简称PEACH)是全球首创,由新加坡中央医院团队研发。医生只需将病患的电子病历资料输入系统,便可快速生成评估结果、拟写转诊信和病患须知、总结关键麻醉相关问题,还能制定个性化的围术期护理计划。
围术期指的是手术前、中和后期,医护人员须评估病患产生并发症的风险。中央医院每年进行超过2万5000次手术,这意味着手术前评估门诊每天须接待超过120名病患,工作量相当庞大。
带领研发的麻醉学副顾问医生柯雨荷说:“PEACH让术前评估迈出重要一步。我们把庞大的指南与AI技术结合,不仅提升了病患的安全,也帮助医生更快速准确地作出决策。”
由于大语言模型在医疗中的应用涉及资料隐私和信息安全,研发团队将指南整合交由政府开源科技部(OGP)研发的AI助手PAIR,并限制只能在医院的加密电脑上使用。
PEACH还能为病患分流,判断团队应该通过电话、亲临门诊,还是在手术当天完成围术评估,有助缩短等待时间。
团队展开了两项大规模研究验证了PEACH的效益,并获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批准在包括中央医院在内的医疗环境应用。2024年11月的研究显示,系统在240次运用中,术前推荐的准确率约98%,偏离指南的情况不到1%。
今年初的另一项研究涵盖270多名病患评估,显示PEACH在处理中等复杂度病例时尤其高效,平均为每名病患节省近六分钟的行政时间,预计每年可为初级医生节省600多个小时,高级医生则节省近60小时。
中央医院麻醉学高级顾问医生海日(Hairil Rizal)副教授说:“每节省一分钟的行政工作,就能多出一分钟照顾病患。研究显示,医生已能自信地在复杂病例中使用PEACH,并帮助我们更合理地分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为病患提供更好的护理。”
团队计划把PEACH推广至新保集团所有医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