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刘玥廷(29岁)刚从南洋理工大学取得体育与运动科学博士学位。她不仅是我国女子室内排球队的资深队员,也是一名从事运动科研的研究人员,把实践经验转化为推动本地运动科学发展的动力。

尽管膝盖上的手术疤痕仍在,这名阳光开朗的运动员,已按部就班地恢复训练,备战今年底的东南亚运动会。

去年,刘玥廷在菲律宾比赛时严重扭伤膝盖,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简称ACL)受伤。她说,当时她坐着轮椅被推出场外,连搭机返新都需医生批准,而那时距离提交博士论文的最后期限,只剩三个月。

刘玥廷没让自己意志消沉。早在受伤前的几个月,她就已规划好论文进度。“那段时间我很容易陷入‘自己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的思维……但我告诉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尽管不能训练,我却可以专心写论文。”

目前,她每周两天进行排球训练、两天到健身房复健,专注恢复力量和肌肉,努力追上其他队友的训练强度。她也调整训练方向,减少跳跃,改打防守位置,避免再度受伤。

延伸阅读

参加模特演艺课程 商学院生向光而行
参加模特演艺课程 商学院生向光而行
毕业生演音乐剧 聚光灯照前行路
毕业生演音乐剧 聚光灯照前行路

刘玥廷的住家和工作地点都在西部,训练却在东部,她因此常在清晨7时30分就到实验室,下班后直奔训练场,训练结束已是晚上10时,回到家往往接近深夜11时30分。

即便通勤时间长,她也不虚度车程,地铁上不刷手机,也不打盹,而是打开电脑,善用零碎时间完成工作。“对我来说,搭公共交通反而像是种‘受保护的专注时间’,因为不需要分心关注其他事。”

我国室内女排队在2023年重新取得东运会参赛资格,这对刘玥廷来说意义非凡。那是团队自2015年在新加坡东运会夺下铜牌后,阔别八年再参赛。“对我们来说,重返赛场已是一种胜利。”

不论经历多少挫折,刘玥廷始终没放下梦想。如今虽是队上最年长的队员,她肩上却多了一份责任,把宝贵的经验传承给学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