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乘客量和平均车资提高,但去年地铁东西线大故障所损失收入和额外开销,使得SMRT地铁2025财年的营收增幅缩小至4%。
SMRT星期四(7月31日)发布的最新年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的2025财年里,SMRT地铁营收增加3150万元(4%),达9亿1820万元。这是公司地铁营收增幅连续两年缩小,前两个财年的营收分别增加26%和9%。
SMRT运营南北线、东西线、环线和汤申—东海岸线四条地铁线,以及武吉班让轻轨系统。其中,汤东线丹戎禺站至碧湾站七个新地铁站去年6月通车,推动总乘客量上财年增加2.5%,从7亿2600万人次提高至7亿4400万人次。
整体公共交通车资去年12底也调高6%。
不过,东西线地铁服务去年9月底局部中断六天,SMRT为此承担超过1000万元的费用,包括免费接驳巴士和更高的维护维修运作开销,其间也损失车资收入。
陆路交通管理局原本有意向SMRT处以300万元罚款,但评估SMRT的陈词后,将罚金减至240万元。这考虑到SMRT在冠病疫情期间为第一代列车规划和执行彻底检修工程,面临的显著挑战。SMRT不打算进一步上诉。
有鉴于此,公司息税前盈利(EBIT)为490万元,比前一个财年的620万元,下滑21%;税后净利则下降8%,从750万元减至690万元,净利率为0.75%。
不过,SMRT在文告中说,员工落实“改善法”(Kaizen)发起各项提高生产力和安全标准等方面的措施,协助省下超过1亿6500万元的成本。
SMRT主席佘文民星期四在记者会上说,公司上财年展开许多节能计划,包括利用数据分析优化列车用电,为公司节省约5000万元,不过维修维护费用也同样增加约5000万元,凸显了妥善管理资源的重要。
SMRT过去两年运用“改善法”节省的金额,为学生和护士资助易通卡。今年配合新加坡建国60周年和SMRT成立38年,这个项目将扩大至残障者,打造更有公民意识的社会。
东西线故障由运行了37年的第一代列车引发,促使SMRT更深入思考铁路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以及运营超过30年设计寿命的地铁列车所面对的挑战。
SMRT指出,能否继续使用超过设计运营寿命的列车,取决于技术评估和资产更新工作。SMRT会与陆交局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紧密合作展开相关评估,这可包括对转向架、刹车系统、连接器和轴承等关键部件进行升级和结构评估,确保服务可靠和安全。
SMRT建议:列车在超过设计寿命前 陆交局应颁发安全证书
目前任何新列车开始载客之前,陆交局都会向运营者发放正式证书,确认可安全使用。
SMRT认为,列车在超过设计寿命前,陆交局也应颁发类似证书,以证实符合运营超过30年所需的安全和表现标准。公司正就此与陆交局展开讨论,以建立结构化的框架管理老化车队。
陆交局2018年和2020年共采购106列第七代列车,取代南北与东西线的首三代列车。新列车原定2021年开始交付给SMRT,但受冠病疫情影响推迟一年半。
SMRT集团总裁鄞云斌指出,如果陆交局、SMRT和原始设备制造商等利益相关者能更紧密地协调,相信不会发生去年9月的事故。“接下来,我们需要健全且具有前瞻性的资产生命周期规划、更明确的职责和更紧密的跨机构合作,以避免事故重演。”
南北线与东西线还剩下13列第一代列车在尖峰时段运行,到今年9月将全部淘汰。到时投入运作的第七代R151列车,将从现有的63列增至70列。
年报也引述国际地铁联盟统计的数据说,SMRT的铁路可靠度,属于全球地铁系统的前15%。
截至今年3月的12个月里,南北线、东西线和环线列车每行驶超过100万公里,才出现一起超过五分钟的延误事故。其中,南北线和东西线分别行驶198万和168万公里后,才发生一起这类事故。
相比之下,国际地铁联盟45个地铁系统的中位数,是每行驶4万9000公里,就有一次超过五分钟的延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