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员滥用年长者和弱势亲人财务的情况时有所闻。为了更好地帮助有需要者,大华银行计划在今年底前为所有分行和尊享理财中心的前线员工提供专门培训,以协助识别和应对潜在个案。
大华银行星期四(7月31日)宣布这项新举措,共有53家分行和尊享理财中心(privilege banking centre)的400名员工将接受培训,掌握辨别家庭经济虐待(familial financial abuse)迹象,以及如何与受害客户沟通,并进一步了解情况的技能。
这项培训由职总恒习(NTUC LearningHub)和大华银行合作设计,课程以实体授课形式进行,长七个小时,每场可培训最多25人。
培训涵盖理论学习和角色扮演,模拟银行员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境,例如可疑交易、不寻常的联名账户申请等。培训结束后,员工须接受评估,以检验学习成效。目前,已有60人完成培训。
被家属滥用案件激增
大华银行的集团渠道及数码策略部董事总经理陈玮亮受访时说,这类财务剥削过去常被归类为诈骗或欺诈,但其实属于另一个类别。
他指出:“根据我们从各分行接获的反馈,这类情况在过去六个月激增,几乎增加一倍。这或许与员工警觉性提高有关。我们希望借助培训提升员工的识别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客户,并计划与有关当局合作,加强公众意识。”
上月刚完成培训的巴耶利峇中心副分行经理钟芊如(42岁)指出,如今她能更好地区分异常交易,判断客户是否受到家人或看护者的压力。一些典型的迹象包括客户在办理事务时显得焦急、客户户头的资金流动异常,或是客户的家属全程主导谈话。
钟芊如说:“今年首七个月,我们已经看到八起相关个案,远高于过去几年我在其他分行每年只看到两起案件。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的情况,我们尽量安排让户头持有人单独沟通,例如邀请陪同者到其他座位等,给予客户一个安全空间表达自己。”
另一名参与培训的是裕廊坊助理分行经理卢裕顺(36岁)。他星期四参加培训时透露,截至今年7月,裕廊坊分行发现四起这类案件,比去年的两起来得多。
卢裕顺透露,他今年4月曾处理一个案例,一名年长客户被女儿劝说,从定期存款户头里提取3万元。调查后发现,这名女儿陷入投资骗局,才逼着母亲将钱取出。
“我们遇到的许多情况是,客户在被追问详情时,不愿意透露更多。通过课程,我们学习了不同的沟通技巧,例如面对客户时更有同理心、耐心倾听,给他们安全感,这让他们更愿意说出实情。最终我们也成功劝阻这名客户不要把钱提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