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的意义在为自己赋能,让我们知道自己能够做到什么,而不是去关注那些做不到的。”
热爱健身的摩西(Moses James,38岁)在与伙伴开设Innervate Fitness健身房伊始,就知道他们想要打造一个包容空间。
他们接待的顾客中,有些人视力欠缺,有些人装义肢,有些人则可能患有自闭症,但摩西都会为他们做一对一的能力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课程内容,让他们能够安全、有效训练,挑战自我、实现突破。
2017年起,健身房先后接待过约50名残障者,其中十几人如今仍是常客,平均每星期到健身房两次到四次,很多人也在团体课中结识了朋友。
摩西受访时说,很多有心帮助残障者的教练或健身爱好者,可能缺乏相应的培训,如不清楚如何调整训练内容等,“如果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培训中,受益的不仅是我们……接受培训者后也能为一些活动提供指导,让更多残障者能参与适合的体育活动”。
像摩西这样,希望能为残障者开设更多体育活动的个人和非营利群体,将可在8月申请当局推出的赋能体育基金(Enabling Sports Fund)补助,让更多人得以从中受益。
新加坡体育理事会星期四(7月31日)发文告说,赋能体育基金将在8月1日至31日间,开放给符合条件的个人、群体和非营利机构的项目申请。
这些项目应聚焦帮助残障者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和融入社群,如提高残障者的体育活动参与度和表现,增加包容度让更多不同人群可以一起参与,并有潜力影响更多人等。
同时,希望支持残障体育发展的公众,也可从8月1日起为基金捐款,所有款项都将得到政府一元对一元的配对填补,10元以上的捐款也可免税。当局希望能在2030年前为基金筹到1000万元。
当局在去年底推出的更新版残障者运动总蓝图中,宣布设立这个基金,旨在支持和推动更多由社区主导的残障者体育活动的发展,让更多残障者都参与体育活动。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部长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梁振伟指出,体育活动让不同年龄、背景和能力的人能够相聚,而随着赋能体育基金的推出,也能让更多残障者参与体育活动,构建一个更团结、更包容的社会。
